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食堂怎能成为校外人员就餐温床

(2007-09-11 21:35:29)
标签:

教育杂谈

 

北京市让高校食堂限制校外人员就餐,一时之间成为大的新闻。反对者认为,高校怎么能拒校外人于食堂之外,甚至为那些滞留学校的毕业生、复习考研的外校生鸣不平。

其实,反对者的仁慈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没有看到“校外人员吃食堂”的另外一个方面:侵犯了绝大多数“穷学生”的利益。

 

试想,高校的食堂是面向学生的,学生自然是其消费群体,就像单位的食堂,它肯定是便宜实惠,比市场上的饭菜更经济。但是这种便宜不是谁都能享有的,大家都知道北京移动的单位食堂是最好的,但是你能随便进去吃吗?

另外,校外人员作为有收入的阶层,不能长期驻点在高校食堂,一方面造成了食堂的拥挤和供应量的不足,一方面也客观助起了学生对校外人员的攀比之风。此外,还让政府的补贴不能集中到学生那,让校外就餐人员分享了本属于学生的利益。

 

当前,CPI上涨对食堂饭菜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冲击,笔者作为“贫困生”当年对食堂的饭菜价格异常敏感,一天的伙食费也是控制在8元以内。饭菜的价格虽小,但是事关学生的营养和学生的情绪,北京的做法无疑是可取的。

不仅是北京控制校外人员在学生食堂就餐,保护学生利益,而且在上海一些中心城区的大学食堂也出台措施,使用校园卡限制校外白领蹭饭。为了能更加节省成本,保证食堂价格稳定,一些地区的大学食堂也采取了措施节省成本。武汉大学70%的食堂原料从定点的农业基地直接购买。学校食堂不仅从采购上改革,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院校针对女同学较多的特点,实行套餐和打半份菜的措施。

 

由于享受政府和学校给予的免税、零租赁等优惠政策,学生食堂饭菜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但是校外人员对高校食堂的长期进驻让食堂不堪其负,如今在种种措施保证食堂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让“蹭饭白领”远离食堂未尝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