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之殇(下)
(2009-01-09 09:46:04)
标签:
汶川5.12大地震经销商食品杂谈 |
分类: 日志:没酒的时候呓语闷骚 |
PM. 4:30 汶川的夜静悄悄
穿越,有惊无险
告别了张大姐,离开映秀。当得知我们还要赶往汶川的时候,张大姐一再提醒我们要注意前方的“飞石区”,她嘱咐我们到了那里,要么开快点闯过去;要么,开慢点注意飞石。
我们不大在意地应和,可真正到了飞石区,才知个中厉害。
由于堵车,我们的车被迫停在了飞石区无法前行。抬头一看,左边头顶,就是一块摇摇欲坠的大岩石;右边,则是冷彻刺骨的岷江。如果真的在此刻遭遇地震,怕是无法避难。凑巧的是,这里尽连手机信号也没了。我们开着玩笑说就连打个电话留遗言都没机会了。
映秀到汶川,59公里的路程就是举世闻名的“生命通道”。
。南方都市报一位记者这样描述6月20号的经历:
“惊:山上不断掉石头,可晚上你又看不见它在哪里。险:两岸百米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一根拇指粗的钢筋,绑上绳索,从西岸荡到河中心,再拉到对岸。难:前方出现一块绝壁,上面垂下一根绳索,只能荡下山崖”。
他们用了30个小时徒步穿越,我们开车用了2多个小时,已然惊悸不已。我们无法想象当时救援者是如何穿越的,更无法想象道路是怎样打通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自然创造了地震“奇迹”,中国创造了人类“奇迹”。
下午4:30,终于到达目的地——汶川。
无人的街区
岷江从汶川县城中间穿过,各有一条与江同向的街道,中间连着的是一座大桥。眼前的汶川县城,比我们想象的好了许多。至少,比起映秀的全城毁没,这里的房子表面看似都没什么大损伤,楼体基本完整,偶尔可见倒坍的房屋。只是街上的店铺大都关门,只有几个杂货店和小面馆零星地开着,行人稀少,街边上停着些车辆。一处墙体上“熊猫故乡”广告画,诉说着这个昔日旅游胜地的繁华。
五粮春汶川市场分销商王总的铺面,就在威州中学的那条街上。店铺里只有一个人,老板娘王建红守着炉火,烧水取暖。
五粮春汶川分销商王建红:自救要来得实在些
刚一进门,她还以为是买主上门,脸上有一种意外和惊喜。说明了来意,又连忙招呼我们坐下,自己则坐在一个临时当凳子的箱子上。
从王建红的简要介绍中我们知道,汶川县酒水界的最大商人,恰巧也是兄弟俩。一个是弟弟王忠经营的星级酒行,主要是国窖1573的总代理,在距此100多米处开有一家1573专卖店,一个就是她的丈夫***,是五粮春的分销商。两家经营模式和渠道基本相同,各有一主打品牌支撑,进出着20000多人口需求的各种酒水,茅五剑泸,丰谷,小角楼,红的白的啤的,一应俱全。如果兄弟俩加起来,可能汶川无人能及。
来之前因为有过联系,王建红的丈夫不愿接受采访,两次记者话还没说完,就挂了。没想到却首先来到了他的店铺。
地震当天,王建红不在汶川,后来才听说了当时的情景。自家仓库房子没有坍塌,货物只有上面那层因为房顶被泥石流冲击受损而有所毁,店面里货架上面的酒被摇了下来,“打了个稀烂”,还多是五粮液、茅台等高档酒,处于货架下面摆放的一般的酒“倒屁事儿没有”。
王建红称,现在汶川的情况不容乐观。半年时间过去了,销量只恢复了以前的三分之一。地震前主要的渠道就是餐饮终端和团购,现在地震了,许多餐饮店垮了,货物和欠款收不回来,对方要不是跑了就是已经死了,你怎么去收账?还有些外来的生意人也走了,本地人因为孩子们被分到到外地上学后,家长们能跟着的就都跟着出去了,反正能出去的都离开了,剩下的人也裹着被子不出门,你看街上人都不见几个,生意恼火得很。
当我们问及是否有什么难处需要我们帮忙反映给厂家的时候,她笑着说:“难处很多,但是我觉得还是自救来得实在些。”
大概20多分钟的交谈中,来了一位骑摩托的客人,花50块钱买了两瓶丰谷酒。客人走了,王建红无奈的告诉记者,这都不错了,靠些中低端酒销售勉强维持,高端酒根本卖不动。
国窖1573总代理星级酒行:昔日繁华何时重现?
王建红的弟弟王忠在我们来汶川的前一天就到都江堰铺货去了,电话中叮嘱我们去他的星级酒行看看,有人守着铺子。
从王建红的铺子出来,很容易就找到了国窖1573专卖店,水蓝色牌子很显眼,但是门口的墙上被圈着的大大的红字“危险”,说明这里是一处危房。店里装修亦算豪华,摆放的产品很多,记者粗略浏览了一下,市面上许多知名酒类产品这里都有,包括葡萄酒和洋酒。店面比先前她姐姐的要大了许多,一个月前才招来的两个帮工,也是在围着烤炉取暖。初来咋到,对星级酒行的情况还不是很熟悉,只是说汶川的人少了很多,别说消费就是帮工都难找。
在星级酒行二十多分钟里,也只有一位顾客前来购买了两瓶茅台王子酒,从他的口音听出是外地人。店员说,现在生意很“秋”,礼盒装高档酒冷冷清清地躺在柜台里无人过问。
不过从规模来看,地震前这里一定是一个生意蛮不错的地方。
出了店门,大概是下午5:30,天已经显出了夜的颜色,面前的街道更加宁静和空旷。我们三个外地人东瞅瞅西瞅瞅,并没有引起路边店铺的招徕,没有生意的生意,想必已经持续了很久。
当夜,我们住在唯一一家刚刚开业的宾馆。看了一会儿电视,就早早地睡了。
7日AM. 4:00 余震,尾声
凌晨四点,熟睡中的老张突然觉得床在筛,几秒钟平静了。他惊恐的看看老王,他还在沉睡,可自己却再也没有睡着。
8点钟离开酒店,老张说夜里地震了。钟可、老王均不相信,不过单独住一房间的钟可说,没有关紧的窗子发出哧啦啦的怪声,吓得她一晚上没睡好。回程的路上,我们发现昨天原本干净的道路又多了许多岩石,有大有小。途中有过近一个小时的堵车,其间又发生了一次余震,这次我们清晰地听到从群山里传出的就像张大姐所说的那种“嘿轰轰,嘿轰轰”的声音,持续了很久方才消失。当时我们就停在飞石区,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然而,这就是汶川经销商进货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每一次他们出来办事都冒着生命的危险。
但愿这样的日子能早日结束,我们默默地为他们祈祷!
(完)
系列图片:
震后影像·汶川路边坐在轮椅上的孩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16fba0100bmoz.html
震后影像·生命通道上的小商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16fba0100bkvs.html
震后影像·映秀遇难者公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16fba0100bkt9.html
震后影像·生命通道上的生命卫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16fba0100bks5.html
震后影像·地震中最牛的石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16fba0100bkr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