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010-03-26 07:30:41)
标签:

世博会

上海

吴吉明

华东院

德国馆

建筑

设计

摄影

时尚

空间

旅游

分类: 有关工作

【世博会全揭秘1】中国馆_不仅仅是一个建筑

德国馆将以一个多面的,富于创意的民族形象,并以追求创新,面向未来的国家风貌出现于世博会。德国馆将非常巧妙地体现保护文化根基和维护传统文化。未来城市的特色应当是既和谐又各具千秋,正因为德国城市是丰富多彩与各具特色的汇聚,才构成了它独有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力。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

因此,德国馆注重保持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同时也不放弃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德国馆的主题之所以确定为“和谐都市”,是希望建设一座在求新与保留,创新与传统,城市与自然,集体与个人,工作与休闲,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能争取平衡,求得和谐的城市。“和谐”与“都市”这两个词,恰到好处地紧扣了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3。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4。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5。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6。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7。

“透气”网膜覆盖德国馆

德国馆的建筑外墙将采用一种革新型,银灰色的精织网膜面料,它不仅具有极高的透气性,还具备高度透光性能。

这种环保节能网膜与传统的金属板,玻璃或者纤维水泥板等一系列硬性建筑用料相比,本身的重量极轻,加之它所具备的灵活性,柔韧性,特别适合应用于德国馆这种大面积的,复杂的几何形建筑结构。德国馆由同系列的几大建筑立方体组成的设计造型,将由此得以实现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8。【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9。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0。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1。

 

再放一点其他的资料图片: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2。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3。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4。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5。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6。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7。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8。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19。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二零。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1。

关于德国馆最终的展览看点我想下面这个我成称为得“呐喊球”可能是最有特点的一个吧。

 

德国馆悬挂“动力球”

“动力球”内部装有互动传感装置,表面有40多万个发光二极管发光点。据德国馆执委会成员公司总裁,建筑设计师帕斯卡伯杰介绍,明年1月,“动力球”运抵上海后,这颗特殊的球体将从“动力之源”展厅中央的顶端悬挂下来,球体位于展厅的第二层楼板与第三层楼板之间。

世博会期间,进入“动力之源”展厅的参观者将被分成两大组,在:“动力球”两边比拼呼声高低。参观者的呼声是推动金属球摆动的动力,叫声越响,摆动幅度越大,哪边的呼声高,球体将会摆向哪边。帕斯卡尔伯杰说,球体与参观者的最近距离将不到1米。

除此之外,金属球摆动幅度越大,球面的颜色也随之加深,来自德国的不同图像将迅速地在观众眼前闪现,场面十分壮观。金属球逐渐减速后,球面也会显现出地球的图像。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2。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3。酷吧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4。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5。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6。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7。

接下来我们请德国馆的设计,特点是空间和结构,

由现代设计集团现代咨询公司合作方杨惠南做项目介绍整理

我相信德国馆不规则的建筑造型和复杂的空间结构都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8。

德国馆的设计通过国家竞标得到的项目,设计机构对这次项目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德国馆原创设计还是比较好的,非常具有挑战和创意,尤其是空间布局部分。德国馆在空间上比较大比较突出的部分,全部的展馆架空在接近12米场地上空,比纯粹架空的做法让出更多的室外空间布置排队等候区以及预展区,并且有大面积模仿德国景观特色景观绿化,展馆人站在预展通道上看到的空间效果,参观过程本身把德国馆作为一个展品进行领略。外墙墙板的形态是夹芯板,德国馆展厅部分是相对封闭的,因为结合布展的要求,只有在展馆结合部分有一些开口。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29。

这张是德国馆的总图,总的建筑限高二十米以内,很多人看到德国馆之后,不知道德国馆怎么样进去,这样的排队等候区在一层,,进入展览的高潮部分是动态演示区。


德国馆德国设计师原创设计理念。


第一个就是德国馆建筑师的灵感,对本届世博会和谐城市平衡城市主题的诠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类似平衡的例子,比如说雕塑和舞台上的演员,就是通过相互之间借力达到平衡的状态,德国馆展厅空间有多个架空在景观上空不规则体量组成的,因为有大量的悬挑,会产生旋转,每一个体量看起来不太稳定,也是利用平衡力学原理,使结构体量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30。

第二对德国馆空间结构拆分的分析。把德国馆分成三部分,把每一部分都拿出来单独进行力学分析,这样的话可以看出德国馆看似非理性外表空间结构形态,实际上是结构工程师对于结构设计通过理性的分析和精细计算实现的,不是说没有任何的理论基础来做的,所以这张图把每一部分进行了拆分,单片的平面桁架构成整体的空间体系,利用建筑空间所产生的结构空间效益,减少单体构件的尺度,德国馆用钢量还是控制得很好,结构构件杆件并不大。这张图展厅部分下到地面以后四个支撑部分,展厅有22圆形钢柱支撑,看起来还是非常轻盈的。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31。

德国馆第二个设计特点就是外围护结构设计,采用了双层结构构造,左边的示意图是内层包裹的膜结构是夹芯板,外面是膜结构,聚氯乙烯膜,穿孔率35%,反射掉一些阳光,空气,烟,雨水都是可以进入的。这是展厅标准的墙体外围护结构的构造,因为是架空的,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构造。
这是展厅典型的剖面图,使德国展馆里面形成无柱的空间,空调管线都在展馆的底层布置,楼梯间被膜整体包裹起来,右边这张图固定外表面膜的次结构,次结构都是连接在主结构上面,也是经过很严密的结构计算。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32。

第三,机电管线的设计,中国利用结构空间,下面这张剖面图演艺中心,设备管线的排布全部藏在外墙里的,根据这一特色,外墙结构做了相应的处理,把横向的两衡量全部靠内侧摆,本来横梁应该做成对称的,但是为了走空调管线,我们把横梁向内侧做,这样的话结构空间腾出来了。这是展馆的剖面图,所有的设备管线都是在展厅的底层,被膜包裹起来,展厅就变成了恒温恒湿的盒子,给布展设计带来很大的方便。
这是三维设计辅助设备管线排布的总体情况,下面两张是施工现场。外表膜还没有全部上去,管线还是可以看得到的。
这种设备管线这种设备方法很好地节省建筑空间,但是施工难度是非常大的,中国的工人还是蛮有智慧,最后做得还不错。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33。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34,这是建筑过程中的照片,一旦建成之后,这些部分是没办法看到的,这张就是演示中心
【世博全揭秘5】德国馆_创意空间与呐喊球
35。现场参观时德方的项目经理在向我们作介绍。

 

 

小评:还是很像想象这个张牙舞爪的建筑来自严谨的德国,但我想突破自己永远是我们这个世界前进的最终原动力。

 


 

 

 

我的其它世博会解密系列: 

世博会全揭秘之中国馆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世博会全揭秘之中国馆    世博会最时尚的展馆_   乘飞碟鸟瞰世博_    阳光谷60万张图纸的背后

 

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切终将实现........!!

希望大家常交流,到了都留个脚印,以便回访.....

谢了:)

【世博会全揭秘1】中国馆_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世博会全揭秘1】中国馆_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世博会全揭秘1】中国馆_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世博会全揭秘1】中国馆_不仅仅是一个建筑 

『欢迎订阅』 

http://img.feedsky.com/images/icon_sub_c1s17_d.gif  

 
觉得的世博会 德国馆怎么样?最多可选1项
发起时间:2010-03-27 01:00    截止时间:2010-05-27 01: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