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2010-03-12 07:06:41)
标签:

英国馆

上海

世博会

吴吉明

摄影

建筑

时尚

赫斯维克

顾英

布正伟

旅游

分类: 有关工作

【世博会全揭秘1】中国馆_不仅仅是一个建筑

一个建筑可以带给人树立一个形象,也可以给人来来一份希望,英国馆无疑就是后者。

这可以说是本次世博会中最酷的一个建筑了.....

这座建筑面积仅有2455平方米,展示面积255平方米,展示的使用面积仅仅105平方米的建筑却成了这次世博会最令人惊叹的一个展品....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2。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3。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5。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6。【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7。【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8。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9。【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0。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1。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2。底部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3。工地上的亚克力管,呵呵切下来的边角料被不少大师偷偷带回流做了纪念。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4。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5。

以下文字说明主要根据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英今年的理论委员会年会报告整理

 

英国馆总的占地面积六千多平米,在各个国家馆自建馆面积当中算是比较大的,从面积指标来看,英国馆实际可使用的展馆面积只有225平米,它与创意密切相关。外方设计师在英国馆在国内设计竞赛中战胜众多的强手,赢得竞赛,设计上创意有独树一帜的地方。

先从英国馆三个主要的创意点讲起。

创意之一就是吸引眼球: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6。

设计师从历届世博会得出经验,世博会是人流高度密集的场所,要想吸引住疲惫的参观者人的眼球,展馆首先必须具备与众不同的情况,能够色彩纷呈五光十色舞台能够脱颖而出,没有进入展馆之前被它的外形吸引过来,从而进入展馆进行参观。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师六千平米占地面积上把精华浓缩在225平米范围内。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7。

吸引人需要有三个特质,

第一。设计师希望它的表皮是一个可以活动的东西,它应该可以随着风轻轻摆动

第二。要有一定的质感。

第三。要有光影变化的特点,白天和夜晚有不同的造型特点【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8。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19。

通过三个特点形成外形达到吸引公众的目的。


第二个创意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讲,是对周围景观的处理,这也是设计师另一个创意。

中央展馆被设想成为一个带给中国世博会和世界各地来参观来访者的礼物,场地就是作为包装纸,在场地上缓缓打开,形成场地上非常不规则曲线包装纸的形态。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20。

第三个创意:生命种子的创意,伦敦从城市设计来讲是最早引入城市绿化概念的城市,并且拥有实际上最大的种子研究机构,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21。

所以设计师想到电影侏罗纪公园,把种子放在亚克力管(有机玻璃)里面。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22

参观者进入场馆,通过右侧的坡道,通过六米的平台,标高六米,北侧的坡道走到场地西侧出口出来,这是主要的设计流线。(坡道下部是内部使用的空间部分,主要是贵宾的部分),人们可以从东北角的入口直接便捷达到六米空间进入这个场馆,

这是在三米标高的平面图,可用面积并不是很大,中央的展馆是在六米左右的标高,这个地方是后勤区域,参观者一直在坡道上走,从东北角进入展馆以后,在展馆里面参观,然后从北侧出来。

主展馆的情况介绍。主体结构是中央25米乘25米的木质结构的方盒子,支撑结构八根钢珠支撑的平台,双层方盒子,中间距离九百左右的间距。可走的平面是曲线形的平面,周围插满亚克力胆,亚克力胆每一根有七米左右,从外穿到内每一根形状,角度都是不一样的,长度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它的两个剖面,亚克力如何和木结构以及下面的八根钢珠产生连接的结果。

这是它简单的模型示意。亚克力胆强度是有限的,如果不受任何的技术处理的话,亚克力胆会非常严重向下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解决防水的措施,亚克力胆的外面套了两层铝管,一方面保护亚克力胆,防止过多的脱水形成外观比较整合的立体效果,另外与木结构交接的地方,构造处理相对容易一些。

从这个图纸清晰看到,两层亚克力管,外面有两套铝套管,大概是两厘米乘两厘米。这张剖面图比较清楚看出,亚克力胆怎么样工作的。这是它的内部,也就是镶嵌种子那一端,这是它的双层木盒子,有两百的间距,在亚克力胆中间镶嵌的发光的光源灯管,中间填充绝缘体,外侧是亚克力铝管一直延长到顶端30米左右的距离,这是剖面构造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手法,种子和木盒子的结构和亚克力胆形成完整主展馆的结构。

亚克力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在夜晚亚克力胆有很好的导光性,白天馆是没有阳光的,通过亚克力胆通过六百个发光点,晚上是反过来,通过很小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打亮,内外部看到六万九个闪光点,夜晚和白天的效果是非常不一样的。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31。

这是在试验过程当中从厂家拿到亚克力细部的情况。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32。
从各种媒体上介绍只是从种子的展示,其实展示过程分成四个步骤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你进入场馆内部,从东侧坡道缓缓上升时,第一个主题已经在遮板下方展开,城市自然形状的地图,设计师想表达自然原生态主题的思想。【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34。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35。

人走在坡道上,从上面折纸的下方有各种城市自然影像肌理的表达。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36。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37。

第二个主题是光宇的主题,随着继续往前走,走到东侧的坡道,高度稍微搞起来上面有亚克力各种构件组成室内装饰效果,像一些雨,强调对生命尊重的想法。【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38。

进入展馆以后才是最主要的思想,对种子的演绎。从北侧出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示内容,像一个序曲,从开始到高潮一个整体的展示。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39

设计师在这个展馆里面虽然是一个临时建筑,但是在很多细部设计上下得功夫还是蛮大的,主展馆的材料钢结构,木结构和亚克力组成,下面的折纸以及裙房用混凝土结构,外立面的色彩非常纯粹是灰色的立面,一些细部构造是很特别的,比如在周边入口的门包括贵宾门混凝土双向曲线内凹的造型。【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0。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1。

这是几个窗的效果,设计师亲自到现场,把镶嵌窗的玻璃进行绘制,三扇窗六片玻璃设计师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思。内装修和外立面的色彩基本上都是非常纯粹和单一的风格。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2。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3。

整个建筑由于施工单位和设计方的紧密配合,完成度很高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4。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5。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6。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7。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8。

前一阵我给这房子起的外号“蒲公英”,好像被官方选成了正式的昵称,小小自恋一下:)
【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49。最后一张印象:)

 

顾英的总结:“英国馆的设计参与过程给我很强烈的体会。

由于英国馆精致设计,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是构思很精巧,融合一部分建筑功能的雕塑作品!“

 

下面是几位大师对这个建筑的点评,绝对的珍贵:也分享一下:)


张俊杰:
英国馆非常有创意,非常时尚和酷,同时又非常好的寓意,体现了英国创造。

 

齐欣

这次除了我个人的收获以外,更主要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挺大的收获,由于奥运连锁带来北京一大批建筑国际优秀建筑建成,一下子展示了中国国力也是展示世界目前建筑队城市的认识。

这次看世博会的建筑,特别是各个国家自己的馆,实际上展示了另外一个尺度的建筑,和北京鸟巢,包括中央电视台,更早一点国家大剧院不是一个规模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好像有一个更亲近的感觉。几位建筑师的介绍世博馆的时候,很多时候谈到材料的问题,谈到细部处理的问题,谈到的是对建筑本原或者建筑概念产生的问题,所有这些东西是我们很忽略的一部分,特别是中国高速度,大规模建设的情况下,容易忽略的一部分,这部分未必是钱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建筑师对建筑认识的问题。

 

罗军

很早我关注弗洛伊德关于精神病患者和心理疾病患者精神状态描述,这些用词涉及到分裂,扭曲,碰撞,冲突等,现在有一种趋势,建筑形式的追求受到追捧,我不知道这种建筑形式为什么会在很早以前描述精神疾病患者和心理疾病患者这些词都和他们非常相吻合,这是我在建筑创作当中碰到的困惑。

我自己一直就是接受这样的概念 - 回归古典。我相信这样的时代是文化衰落的时代,因为我们在文学上,我们再也没有唐诗宋词,在音乐上我们也听不到二弦音乐,即使是小说也是昙花一现的。对于艺术家来说,包括任何创作来说,回归到高雅,向上,和谐的美是我们永恒的艺术主题。

 

薛明

我们走到这一步也就发现,你必须要经过这么一个过程,包括我们现在做得中国馆的设计,确实是我国国民状态的实际反映。我们国家就需要通过世博会体现国家形象上的东西,简单来说,比如说拿英国的馆和中国的馆的设计来说,双方的设计者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结果也不同,我相信政府对待这个馆的态度也不一样,英国的政府可以允许一个小公司做一个表达很平常但是很有吸引力的小建筑,但是这种建筑到了中国,我想不光政府不答应,老百姓也会觉得,是不是有一点太小打小闹了,中国的国民心理只能是这样子的阶段。

 

崔彤:

如果说它是一个建筑,不如说它是一个雕塑,如果说一个雕塑,不如现代艺术装置,它已经远远超出我们所理解建筑的范畴,它不是机器,它是什么?它是一个装置,引导我们的新生活,带领我们可能会改变对世界和建筑的看法,这就是世博会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原因所在。

 

布正伟:

英国馆不以强国自居,人情味很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必须要与人为善,给人的印象就是亲和,这是我发自内心对世博会的期待,一看到中国威胁论我心里就特别心疼,中国老百姓多好,中国政府这么好,怎么还搞成这样子,我认为有些媒体宣传,包括解放军大校出了一本书,中国的军事要压过美国,要当第一军事强国,我说他疯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有这样的声音,正是说明我们是民主的,原来我有这样一种期待。今天我的感情里头也有这样的期待,并不说明我们创作水平低,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很热情爱国之心,要把它做好,我相信即使是中国馆也会作为很特殊的符号,永久存留在我们的地域之中,而且也应该是美好,虽然它是遗憾。

 

顾奇伟 

这次任务没有很多争议的东西,这个主题是看我们现在怎么样做,国外怎么样做,现在怎么样做?将来怎么样做,是一个想的问题,是一个思考性的问题。

 

沈池:

英国馆是最让人惊艳的展馆。这个被同事戏称为“小刺猬”的设计一开始时让人看不懂究竟,其实是插在建筑表面的数以千计的雅克力条达成了建筑的效果。它除了构成新奇的视觉感,也是室内外之间一个趣味的光导装置,白天雅克力条可以把外面的阳光如繁星般的引入室内,晚上又把室内的灯光导出至雅克力杆的端部,形成美仑美幻的夜景效果。

 

小吉同学我:

【绅士英伦23_世博会英国馆梦想的蒲公英】【世博会全揭秘2】英国馆_生命的创意:)

 

接下来还会有什么精彩呢?我想一定会更值得期待的.....

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切终将实现........!!

希望大家常交流,到了都留个脚印,以便回访.....

谢了:)

【世博会全揭秘1】中国馆_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世博会全揭秘1】中国馆_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世博会全揭秘1】中国馆_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世博会全揭秘1】中国馆_不仅仅是一个建筑 

『欢迎订阅』 

http://img.feedsky.com/images/icon_sub_c1s17_d.gif  

 
世博会英国馆设计的如何?最多可选1项
发起时间:2010-03-12 07:00    截止时间:2010-12-12 04: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