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话连篇 |
(由于新浪系统升级了,所以博客的图片自动压缩了,图像很模糊,我也没有办法,如果想看清楚的图,请单击图片即可,我给大家添麻烦了,但新浪给我们这些做图文博客的博主真的出难题了,还怎么继续做下去啊?~~~,强烈希望你们不要自动压缩图片,谢谢!另,请问,办公电话永远无人接听,请问这是为什么啊?)
这是在西安的最后一天了,不,应该说是多半天,因为晚上6点10分的火车就要把我送回北京啦。
抓紧今天的时间吧,早晨定了6点的闹钟,6点半就启程奔赴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了。这也是我们今天唯一要去的所谓的景点儿。
从酒店出来打上一辆出租车,本想先到西安火车站,然后再换游6路公车,就可以直接到兵马俑了。但没曾想,鬼子在我还没完全睁开惺忪的睡眼,大脑反应还处于比较迟缓的6点40分整,当即决定用230块钱包车去看兵。
车很干净,师傅很健谈,有着丰富的关于陕西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知识,但我还是什么都没听见,睁眼时,已在秦始皇陵门口了。花40买了票进去,有一个声音对我们说“你们真积极。”
“啊?您什么意思?我没懂?”
“我说你们俩真积极,是第一名。”
“还是没懂?”
“唉,就是说你们是今天第一个进皇陵的人。”
人家说完这话,我抬头望了一眼这诺大的皇陵,后背“嗖嗖”的冒凉气。
“这,这,这,也就是说,整个陵墓,目前就,就,就我们俩是吗?”
“对啊,好好玩吧!”
我昏啊,这,就算是皇帝的陵墓,它,它,它也是陵墓啊~~~~~~
一辈子没落过什么第一名,来了陵墓,混了个第一,也算行了。不过,确实有点寒,鬼子看着我这付德性,倒是乐的很开心。非要用相机记录下,我瑟瑟发抖的鬼样子.
沿着石阶,往上爬,此时又开始微微的下起了不用打伞的小雨,真是舒服。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时忘记了“第一名”的恐惧。看到照片的朋友,请允许我补充一句,西安的饭,真的养人!
爬啊爬,爬啊爬,两边除了郁郁葱葱的植物,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我们开始觉得这40的门票有点不值。爬啊爬,爬啊爬,鬼子说,这可能是国家体委为了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西安“投资开设”的景点儿。
终于爬到顶上的时候,我们俩彻底傻了,除了个皇陵一游的破木头牌子,和一个没开业的卖冷饮的摊位,平台上啥都没有。
其实,皇陵不是个可以用眼睛去“皇陵一游”的地方,而是一个需要我们用知识,用想象,用感受去畅游的地方。不知道我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站在这里俯看下面的一切,那些可以看到的景物,让我们觉得,嗯,很壮观。但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埋在地下的呢?
用你的臆想吧,或许你的想象,比我的更加丰富,但请不要说出来,就如同100个人心里有100个林妹妹一样,每个人心里也一定有一座自己想象中的无比壮观的秦始皇陵。
这样想,就觉得那40块钱花的舒心多了,不是吗?
沿着石阶往下走时,突然感觉树林里有个东西在晃动,如果是平时,我也不怎么害怕。可现在,咱不是在皇陵吗?今儿,咱不是第一名吗?
额的神啊,这是谁的创意啊???茂密的树林里,居然放着一个无头兵马俑。
我就......唉~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下来之后,没有再在附近转转,就急去兵马俑了。在前往皇陵和兵马俑的路上,你可以看到“先看皇陵,后看兵”这样的条幅,悬挂在路两旁。
至于人家为什么给咱们这样的建议,除了顺路,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刚才我说的。皇陵是一个需要用臆想感受辉煌的地方,而兵马俑坑将是一个可以用眼睛体会壮观的场所。
我的相机和拍摄水准,完全没法体现那份壮观,只能算留个念而已。
在这个位置,矗立了很久。我喜欢从这个角度去看兵马俑,总觉得,他好像会随时回头看我一眼似的,那么又一出《古今大战秦俑情》就可以让额也过把瘾了。
说实话,我觉得咱们大家都有一个特别不好的旅游习惯。就是每到一处,都要用相机留下自己的身影。把自己当不当,正不正的摆在正中间儿的位置,以便让你所处的美景大打折扣。
但这沿袭了多年的拍摄习惯,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毛病,改变也不是一时半伙儿的事儿。就拿我妈来说吧,没有我本人出现的照片,无论是拍的再好的人物,景物,或是什么,她连看都不会看的。由此可见,重要的不是我去了哪里,而是我在哪里的那种到此一游的照片,才是对她而言,最喜闻乐见的记录方式。
所以说嘛,大家肯定都和我一样,有这样拖累人的亲友团。每到一处,必要和当地最有特色的东西捏个影儿,回家后才有个交待。兵马俑坑里,是不能用闪光灯的,也是绝对不能摽在兵马俑身边拍照的。因此,应运而生了这样的一个“梦回唐朝”的地方,既能满足游客“到此一游”的极限表达方式,又能为自己赚上一票。
从兵马俑出来后,走过了n多卖小礼品的商店,遵照我西安朋友的旨意,千万不要上当,因此就对两旁的叫卖充耳不闻,直奔找到我们的车,拉门直奔回民街。在西安就待了三天,却几乎每天都来到这里。前天是一早就来的,昨天是晚上来的,而今天呢,是下午。上下午的回民街,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是白天清净(但一些店不开),晚上热闹而已。
今儿又来这里,无非是想把头两天喜欢吃的美味,再“复习”一下。西安的美食太多,这次来的匆忙走的匆忙,也没机会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尽收胃底,留待下次来的时候,再探宝吧。
昨天晚上吃了一个镜糕,至今回味无穷,今天再来一个解解馋,管它糖多不多,热量高不高呢,反正近期就这么一次了。
镜糕好吃,卖镜糕的老板,呵呵,我不多说了。希望徐帆有机会来西安,来回民街,也来上一镜糕尝尝吧哈。
前两天还算吃的有头绪,在哪家店吃的什么,都记得一清二楚,今天彻底晕菜了,这不,这几个小吃,实在想不起是哪家了。反正都在回民街,你来了,就随便找个人多的店进去吃,肯定错不了。
麻辣凉粉,味道不错,但如果你不喜欢吃芥末,一定提前告诉服务员哈。反正我太不习惯,如果我提前说了,这碗凉粉的味道,我觉得可能会更好,至少更适合我。光有麻、辣、咸、香,已经足够了,俺觉得芥末有点抢戏。
这个东西是炒凉粉,凉粉块极筋道,我就做不出这么好口感的凉粉,工艺问题,一定是工艺问题。有个很奇怪的事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爱西安,我咋觉得西安的这个炒凉粉中的豆芽都比北京的好吃捏?爱屋及乌?不解!挠头中ing…
麻辣荞面。打4个字的时候,我就不争气的满腔口水了。如果你没有机会来西安,北京的鬼街上有一家叫“嘉陵楼馋嘴城”的餐厅中的酸辣荞面也不错,好像是8块钱一碗,可以试试看。以前这家店的馋嘴蛙不错,但近期去吃,发现牛蛙腿巨粗巨大,而且口感面面的,吃的我有点寒,总觉得那是催起来的。
涮牛肚,酸菜炒米,烤肉串,应该是除肉夹馍,米皮,醋粉,热米皮之外,此次西安之行,我最留恋的东西了。真的,如果你来西安,很多很多美食美味在等待你,但这几样,一定要试试哈。
短短3天时间,在西安吃喝玩乐,是绝对不够的。因此,我的这次西安之旅,就算玩儿了命的塞,还是无缘和很多美食谋面,就算牺牲很多睡觉时间,也还是无缘去很多名胜“到此一游”,所以捏,这三篇粗略的“西安之旅”连西安美食的10%都没介绍到,很多的古迹也就更没记录咧。
如果你已经跃跃欲试要去西安旅游啦,那我的建议是,至少给自己7天的时间,去之前呢,做好功课,把自己的行程安排的充实一点,如果能整理并打印一份西安美食之旅的地图,就更好啦。
临从回民街走的时候,我在一个小店买了些狗头枣儿,风干后的红枣就有小鸡蛋那么大,你说这枣新鲜的时候,该是什么样啊?这个枣非常好吃,带回来之后,用水清洗一下,就可以直接吃,每天3个,既补血又养颜。我的意思是,吃几颗,洗几颗,也别都给洗了,那就搁不住啦。
除了狗头枣,西安的石头馍也值得带回来给家人尝尝,其他的特产嘛,我就不推荐了,虽然猕猴桃干,小番茄干,核桃什么的也不错,但这些东西,毕竟北京也可以买的到。
下午四点,我们去酒店取行李,再过一会就要准备去火车站了。唉,说实话,我曾经去过很多地方,不管是旅游还是常驻,从未产生过乐不思蜀的感觉,时时都会想念北京,倒计时的算计回北京的时间。而这次,这3天,我似乎忘记了我的家乡,离开前,突然有些隐隐的伤感,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重回西安,也许很快,也许很久吧,但我知道,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超级罗嗦:
**去西安旅游,我建议你不妨可以选择坐火车,虽然便宜的机票和火车的票价差不多,但毕竟还含有保险费和机场建设费。而且,飞机到达西安是降落在咸阳机场,离西安市区有很长一段距离,打出租车的话,可能需要100多块钱。
**火车卧铺票价格200多,往返的话,大概500。住便宜的酒店,一晚约140左右,我住了2夜,280元,有朋友跟我说,在西安住大学的招待所,环境也不错,价钱也相对实惠。如果选择住酒店,尽量用现金做押金,不要轻易让酒店冻结信用卡的部分金额,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追究起来费时费力。
碑林的门票45,上城墙40,租车20(押金200),秦始皇陵40,兵马俑90,陕西省历史博物馆35,租出租车230/天(可以和朋友分摊)。华清池,半坡博物馆等地没去,价格不详。
吃饭的钱,都很零碎,实在无法统计,总之很便宜啦。大概估算一下,每天每人应该平均下来,不会超过60,我是按我的食量来计算的,估计换做你吃,还能少20。
500(车票)+280(酒店)+45(碑林)+40(城墙)+20(租自行车)+40(秦始陵)+90(兵马俑)+35(陕博)+230(租出租车)+180(饭钱60×3天)+100(零碎的小东西)=约1330元
粗略的计算了一下这3天去西安旅游的费用,大概1300多,再加上偶尔打出租的钱,1400块足够了。怎么样,可以接受吧?
**选择自己一个人出游则罢,但如果是几个朋友一起去玩,难免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或预料不到的小麻烦出现,一定要相互协商,相互体谅。旅游,最重要的是心情,所以捏,我们除了要照顾好驴友的生活琐事,还要照顾好别人的情绪,别因为自己的一点不满,搞得大家都觉得扫兴。
**好友一起出游,AA制显得有点生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多的承担费用,不要斤斤计较,更别为了点儿小钱,误伤了朋友之间的感情。
**好了,没啥好嘱咐的了,最后一句:找点时间,找点空闲,来西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