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石油A股发行回拨机制的启动,中石油A股的发行工作基本上可以宣告完成了,又一只海外蓝筹完成了向A股市场的回归。
海外蓝筹股的回归是符合中国股市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中国股市做大做强离不开海外蓝筹的回归,而且海外蓝筹股的回归也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提高股市的整体投资价值,增加股市的投资回报。也正因如此,海外蓝筹股的回归,不仅是中国股市管理层的心愿,而且也是广大投资者的期盼。如此次中石油A股的发行冻结申购资金达到3.37万亿元,再创A股发行冻结资金新纪录,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国内投资者对海外蓝筹回归A股市场的热烈欢迎程度。
但海外蓝筹在回归A股市场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那就是海外蓝筹的回归往往是带着泡沫归来,这一现象在近期尤为明显。如9月份以来,A股市场共有建设银行、中海油服、中国神华、中国石油四只蓝筹股的回归。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它们的发行市盈率明显高企,分别达到了32.91倍、33.03倍、44.76倍、22.44倍。除中国石油外,其它三只股票的市盈率都在30倍之上。而中石油的发行市盈率相对于目前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二级市场上13倍的市盈率,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英国石油12倍的市盈率,同样也是天上人间之别。可以说,这些海外蓝筹从踏入A股市场的第一步开始,其价值投资就已大打折扣,毕竟进行价值投资的巴菲特减持中石油H股的最高价也只是在15港元附近,比中石油A股的发行价还低了10%以上。
不仅如此,这些海外蓝筹股在正式登陆二级市场的时候,又是高调亮相,从而使这些蓝筹股的上市变成了一种蓝筹股泡沫的扩散。如建设银行上市首日的收盘价达到了8.53元,市盈率43.52倍;中海油服上市当天的收盘价39.90元,市盈率97.77倍;中国神华上市当天的收盘价69.3元,市盈率83.86倍。中国石油虽然还未上市,但市场普遍预计其股价将定位在30元以上,届时其市盈率也将超过40倍。因此,这些海外蓝筹股回归A股市场上市,所带来的泡沫是非常明显的。
海外蓝筹带着泡沫回归的这种做法,显然有违海外蓝筹回归A股市场的初衷。投资者之所以盼望着海外蓝筹的回归,看中的正是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是希望蓝筹股的回归能够增加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但如今,这些海外蓝筹一上市,市盈率就是40倍、50倍,甚至百余倍,这哪里还有投资价值可言呢?带来的也就是一些蓝筹股泡沫了。而且这些蓝筹股泡沫的上市,无疑增加了股市的投资风险,这一点实际上在中海油服与中国神华两只股票上已经有所体现。如中海油服上市后股价一度炒高到54.80元,而随后又下跌到40.28元,投资者的短线损失达到26.48%;中国神华上市后股价炒高到94.88元,随后又跌到76.30元,投资者的损失达到19.58%。也正是基于这种投资价值的消失,投资风险的增加,所以这些海外蓝筹的回归,不仅没有带动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相反还助长了市场的投机炒作气氛。实际上,中海油服与中国神华上市后的大幅冲高又大幅回落,正是这种投机炒作的有力证明。
如何改变海外蓝筹带着泡沫回归的局面?当然,在A股市场并不成熟,市场投机炒作盛行,而且目前又处于牛市狂奔的情况下,要实现海外蓝筹的理性回归自然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尽管如此,要减少海外蓝筹回归A股时所携带的泡沫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即改变现行的发行制度,将目前的询价发行改为定价发行,把新股发行的市盈率控制在20倍(其中,大盘蓝筹股控制在15倍)以下。同时,改变目前的网上资金申购与网下配售的发行方式,统一实现按帐户申购的认购模式,允许每一个有效帐户申购1000股(可根据股票发行量的大小作相应的调整)。此举不仅可以防止新股份额向机构投资者集中,并引发机构投资者恶炒新股的现象,而且还可以让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分享到新股发行所带来的收益,真正体现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精神。如此一来,海外蓝筹回归A股所带来的泡沫自然就会大大减少了。
http://paper.cnstock.com/paper_new/html/2007-10/31/content_59474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