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24日到8月28日,万科A股停牌实施公开增发。根据该公司发布的公开增发A股公告,本次增发拟发行不超过317,158,261
股A 股,预计融资规模不超过100 亿元人民币,发行价格为31.53
元/股。并且,本次发行以网上、网下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发行,网上、网下发行数量的初始比例设为50%:50%。公司原A
股股东可按其股权登记日2007 年8 月23 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有A
股数量以10: 0.55
的比例行使优先认购权,参与网上认购,而网下发行对象为机构投资者。
万科A股的这次公开增发,取得圆满成功是在预料之中的。但尽管如此,这并不表明万科A股的这次公开增发是多么的完美。实际上,万科A股的这次增发,还是给市场留下了不少的是是非非,概括说来,最主要有这样三点。
第一、万科A的公开增发是融资还是圈钱?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市场还是表示欢迎的。不过,对于圈钱行为,尽管目前的市场因为强势,所以还能够承受,但这终究是一种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行为,是管理部门与理性的投资者以及对股市发展还有一点责任心的上市公司所都应该要予以反对的。但这次万科A股的公开增发,显然授人以柄,给人一种圈钱的嫌疑。
其最主要的标志是本次增发的发行价格偏高,发行市盈率高企。根据2006年年报,万科A的每股收益为0.493元。该公司今年5月16日实施了每10股转增5股的股本扩张方案,按此摊薄,该公司2006年的每股收益不过只有0.329元。而本次增发所确定的发行价高达31.53
元/股,发行市盈率达到了95.84倍。这样高企的市盈率,甚至比目前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都高出30倍以上,很难说这样的发行价格有多大的投资价值了,投资者想不认为是圈钱都难!
第二、机构投资者参与增发是投资还是投机?
最近几年,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一直都是在宣传价值投资理念,管理层也一直都是在倡导理性投资。但面对万科A股95.84倍的增发市盈率,投资者难免会有这样的质疑:机构投资者参与增发是投资还是投机?
因为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万科A股的这次增发是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大力支持的。如果没有机构投资者的大力支持,万科A股的公开增发根本就不可能走到今天。而且,从万科A股增发的网下发行部分全部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决定来看,也表明了有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而机构投资者积极支持与参与到万科A股95.84倍市盈率的增发中来,这能说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吗?实际上,上周末万科B股的收盘价只有23.50港元,远远低于A股的增发价格。如果机构投资者真是看中了万科公司的投资价值的话,那么,这些机构投资者大可把万科B股买进来,又何须要花31.53
元来参加高价增发?因此,这些机构投资者到底是投资还是投机,答案恐怕不言自明了。
第三、公众投资者是不是“冤大头”?
与此次公开增发的高价发行不同,就在去年12月19日,万科A还向包括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华润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十家特定对象(其他九家主要为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了40,000
万股A股,增发价格为10.5
元/股。而在8个月之后,万科A股的股价已经是高高在上了,所以这增发的方式也不是向特定对象实行定向增发了,而是改成了公开增发,面向广大的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发行价格也为前次增发价格的3倍。因此,面对万科A这前后两次增发,投资者不难感受到这次公开增发的风险所在。而对于前次参加定向增发的十家特定对象来说,这倒是印证了“见利益就上,见风险就让”的投资原则,只是如此一来,这公众投资者岂不又成了万科A此次增发的“冤大头”了么?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dd/nfrb/a18/200708290133.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