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 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2009-06-15 23:08:58)
标签:

新加坡

麦里芝

蓄水池

公园

热带雨林

吊桥

jelutong

瞭望塔

treetop

旅游

分类: 游记

来了新加坡这么多年,居然一次也没有去过麦里芝蓄水池(MacRitchie Reservoir),自己想想也说不过去。其实动过好几次念头,但不是约的人突然改变计划,就是老天爷不赏脸。这个无聊的星期天,在鲍春来和麦里芝之间犹豫了一下,估计羽毛球赛那边已经买不到好位子了,于是决定单枪匹马杀向麦里芝。

 

有了新的circle line是方便了很多,从Serangoon坐到Marymount不过6分钟,出门打个车到麦里芝蓄水池也就5分钟。(提醒:从这个方向打车去的话,跟司机说在麦里芝蓄水池马路对面的巴士站停就行了,不然就会像我一样,一下子冲到Lornie Road上很远才找到地方U-turn回来,白花了2块钱。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高速公路边的公园入口的标志牌。

 

研究了一下路线: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点击然后“另存为”到自己的电脑上可以看到大图,原图很大的,足够看清楚每一个小字。

我选的是一条中等难度的路线,大约相当于地图上的黄色(yellow)路线,加上TreeTop Walk那一圈。这个路线全长大概12.5公里,我总共花了4个小时(包括中间休息什么的)。好处是完全没有回头路(TreeTop Walk那一圈代替了下面黄色路线的一段直线路径,不用回头了),而且各种环境都能体验到:两段长各为2.5公里的Nature Track,2公里的湖边木板小径,2公里的湖边高尔夫小径(Golf Link),加上TreeTop Walk和后面的木板楼梯。

 

准备的东西:

1. 一双好的运动鞋。轻,防震,透气。用力赞一下我的阿迪,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2. 一身适合运动的衣服。除了极少数菜瓜以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很标准的运动服。吸汗、透气,裤子最好耐脏,林子里就算是椅子通常也不怎么干净,不知道什么动物刚爬过的...

3. 防晒。防晒油应该涂在所有裸露的皮肤上,外加一顶遮阳帽。伞就不必了,林子里很多地方路很窄,而且热带雨林里其实没什么太阳,主要是高尔夫小径那一段没有东西遮,但不值得为此背一把伞。帽子还有一个作用,可以防备林子里不知什么时候从天而降的一些奇怪的东东...

4. 水瓶。整个公园只有大门附近有一个餐饮店,以及中间的护林员站(Ranger's Station)有饮水机,起码带个500cc的水瓶,经过护林员站的时候最好加满(我的惨痛教训,最后2.5公里是在完全没有水的情况下走完的...)

5. 食物。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不会变质的,而且在大运动量的情况下容易消化。我带的是据说运动员们最喜欢的香蕉。

6. 防蚊虫的药品。我其实没感觉到有蚊子,不过以防万一可以带瓶驱蚊水什么的。

7. 相机。如果对拍照有兴趣的话,这里的自然风光相当不错。

8. 背包。带了这么多东西,最好还是带个背包吧。如果包比较重的话,最好是那种腰上能系带子固定的,走路的时候能省不少劲,顺便也练练腰肌。另外包里放个装垃圾的塑料袋,整个公园里除了大门附近和护林员站以外完全没有垃圾桶,当然也绝不能扔在林子里。(我把香蕉皮一路背着,分别在护林员站和出口才找到地方丢...)

 

先介绍点背景知识:

蓄水池(reservoir)在新加坡由来已久,按照我拍到的这个介绍牌上说的,第一个蓄水池,也就是麦里芝蓄水池,始建于1860年代。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现在新加坡全岛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大的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个湖泊了。蓄水池里除了积贮雨水,从马来西亚买来的淡水和新加坡自己生产的“新生水”(就是拿废水再循环)也会先注入蓄水池,然后再输往自来水厂。

近几年政府开始开发蓄水池的休闲娱乐资源,除了建设环湖的自然公园外,还允许进行一些无污染的水上运动,如独木舟、滑水等。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但所有的下水船只都不能有燃油动力,船底和船帮也要是特别材料制造,防止剥落的涂料污染水面。话虽如此,我还是在一些地方的水边看到了明显的油污...

 

一开始的2.5公里热带雨林中的Nature Track是比较多人走的一条。路是把树木砍掉露出的一米来宽的地方,随便铺了些碎石子,走路还行,有些人在跑步,我就不敢苟同了:路面崎岖不平,很伤关节的。

这段路的路标也是最规矩的:每0.5公里有一根路标柱子(milestone)立在路边,还有一张小小的木椅可以稍稍休息一下。路标跟新加坡其他公园里的trail一样,用不同的颜色标明哪些trail经过这里。我把我在公园里拍到的所有的路标收集了一下,全长11公里的黄色trail,有一些路标我大概没有经过: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在林子里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比较多的机会拍到野生动物和花花草草什么的,光走湖边的木板走廊机会就很小了。很多人都说这里猴子多,我居然一只也没看到,太不给本家面子了...最多的是松鼠,但这小家伙非常灵敏,我一掏相机它已经跑了,只拍到一张屁股...还是爬行动物纲的兄弟们给面子,拍了好几张: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这张是蜥蜴(lizard)。公园里有个介绍牌就是说它们的: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话说蜥蜴的保护色在热带雨林里那是相当的有用,下面这只趴在路上我都没看见,走得很近了才发觉,吓得我一声S word就出口了,把我身后一个老外给乐得...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不过这只蜥蜴相当给面子,拍完了后面又拍正侧面,始终一动不动地给我摆pose,明星相十足。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下面这个小家伙是蜥蜴的近亲,公园里也有介绍,忘了名字了...它似乎比蜥蜴容易受惊,拍了几张都没拍好。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林子里大部分的花在新加坡的市区或是什么地方的花圃都见到过,下面这种比较独特。我总觉得它的花朵盛开的正面有点像骷髅...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这边的Nature Track跟其他公园比起来算是相当简陋,走了2公里才有一个shelter: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基本上这里的Nature Track是尽量避免破坏雨林的自然环境,人当然就要吃点苦头了。

雷雨气候禁止进入雨林,林子里会有警报提醒里面的游客尽快出来或是找shelter。

雨林的入口都有这样的警示牌,提醒你在林子里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另外基本上整个公园的范围内都不能带宠物,又一个让所谓的“动物保护组织”抗议的借口...

 

走完第一段Nature Track,顺着路牌可以到护林员站。如果走另一个方向可以走到另一个国家公园武吉知马保护区(Bukit Timah National Reserve,里面有新加坡最高峰武吉知马峰),跟这边连起来全程也是11公里左右,很多NUS的学生喜欢走这条路线。护林员站里有厕所、饮水机,还可以拿到公园的宣传手册和地图。很多人背了午餐进来的,就在这里解决掉,扔掉垃圾,整理装备休息一下。再次提醒要在这里把你的水瓶灌满!

 

离开护林员站,基本上所有人都会去走TreeTop Walk。直线距离不远,但要上一个很陡的坡。这个东东其实就是两个高点之间架的一座吊桥,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两人并行都要侧身。吊桥只允许单向通行(从护林员站那边上去),另外一侧的门从外面推不开的。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桥非常高,而且很长的距离中间只有一个支柱,稍微有点风都很晃。对于极度恐高的我来说,这基本就是组织考验咱的时候到了...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在这种吊桥上什么“欣赏风景”或是拍照都属于扯淡,桥本身没事都晃晃悠悠的,加上人行走时引起的震动,根本不可能停下来,何况后面还随时有人可能不耐烦地催你。正确的走法应该是双眼平视前方的出口,不要往两边看,脚下保持稳定的步伐不要停,最重要的是离那些故意跑动晃动吊桥的小孩远点!

TreeTop Walk平时从早上9点开到下午5点,4点45分停止上桥。周六、周日是早上8点半就开了。周一不开,节假日除外。

 

走过TreeTop Walk之后有一段很长的木制楼梯要下,顺便可以看看两边一些介绍雨林里的动植物的牌子,长长知识。然后不要回头走回护林员站,而是走向Jelutong Tower。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这个塔应该是护林员用来瞭望林火的瞭望塔,算上底层(ground)和顶层(roof)总共有7层,不过是我最痛恨的旋转楼梯...(恐高症和某部不记得名字的恐怖片害的...)但既然来了,还是要上去看看。顶层没有东西遮,其实挺晒的,而且环顾四周就是一片绿色,别的什么也没有。拍了一段视频表现一下这种“Top of the World”的感觉:

 

接下来是一段人工修的路,部分路面甚至铺了水泥,感觉对自然的破坏比较大。再往前就是前面提到的高尔夫小径: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这一段路一边是湖水,另一边是一个country club(Singapore Island Country Club,简称SICC)的高尔夫球厂(当然不让进的啦!),风景不错,就是特别晒。而且完全没有地方可以休息,我走了半个多小时,直到一段湖边木板走道才找到长椅(bench)。

 

走完前面这段艰难的路程,木板走道简直就是“快活三”:木板地面走起来很舒服,又有树荫,又有湖面上吹来的凉风,而且几乎每一百米就有bench。沿湖的这些木板走道比较适合初级玩家和拖家带口来的,婴儿车都可以在上面推着走。这边可以看到的景致除了湖光水色,还有一些水鸟。我看到一只非常漂亮的,红头黄颈,身子和翅膀都是宝蓝色的,可惜抓拍不到。

 

最后一段Nature Track其实被截成了几段,有些路面不错,是碎石掺上水泥,有些则是完全原始的裸露出地面的树根形成的“天然台阶”。因为已经陷入断水断电(ipod也没电了...)的境地,这一段我走得很快,只是偶尔停下来拍拍照片。Nature Track的终点就在公园大门附近的休闲活动区,这里还有整个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一座水上凉亭:

一个人的热带雨林 <wbr>-- <wbr>麦里芝蓄水池暴走记

公园门外那个标志牌就是以这座凉亭为原型的。

 

终于爬到了餐饮店,马上买了一瓶100 plus(可口可乐公司的一种运动饮料,好像只在东南亚有,中文称为“100号”)灌下去。看看表,整整4个小时!(上午11点半到下午3点半)

 

点评一下:

公园里的设施(停车场和租用独木舟等除外)都是免费的,而铺设环湖的木板走道、建造TreeTop Walk的吊桥以及林中小径等所费都不赀,要搁在国内肯定是至少要收门票的,或者在公园里开设很多收费项目来“回本”。但新加坡的大众休闲体育设施基本上都是免费或象征性的收取一点费用,因为政府认为如果人民能够多多锻炼身体,就能改善体质、减少一些都市“富贵病”,那么最终也就可以少为医保体系带来负担。可惜这种政府思维只有在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行得通,因为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是统一的。在大的国家,老百姓使用这种体育设施和医疗服务往往不在同一个地方,那就很难让地方政府(以及地方上的头头)拿钱出来为“别人”买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