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估计二志愿学校的录取分
晨雾 /
文
我们都知道,一志愿最重要,因为北京每年85%以上考生被一志愿学校录取。二志愿填报仅仅是作为一个考生发挥失常,或者一志愿选择偏高者两种失误情况的一种补救。我们还是要立足把第一志愿报好,最好不要让二志愿的填报派上用场。
话虽是这么说,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还是不敢忽视二志愿的。因为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孩子一点都不失误。和往年一样,到了高招报名时间迫近的时候,家长们对二志愿常常更加关注。晨雾各篇文章的点击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对某个问题的关注度。晨雾认为今年发表的文章中,从内容上来讲,最重要的应当是晨雾在交大讲座的那篇文章《晨雾:如何根据一模成绩排名填报志愿》,那篇文章还有新浪教育首页的专题宣传,可是其点击量目前也不过4480人次;而晨雾转贴另一篇文章《羊儿他爸:2010年部分院校二志愿情况》,点击量却达到了13295人次。由此可见家长们对二志愿问题有多关注。
(晨雾2012年4月26日注:这里再给出2011年5月6日转贴的羊儿他爸的文章链接《羊儿他爸:2011年北京的一批二志愿参考》)
其实,大多数家长目前也都明白,一志愿比二志愿更重要,大家关注二志愿,不是因为家长更重视它,而是因为二志愿还有很多让人很为难的问题,家长们还搞不太清楚。家长们碰到的模棱两可的问题比一志愿更多,令人费解。
比如说“如果提档分数线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学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这样的话已经成为招生章程上的名言了。但是仅从这一句话根本无从判断该校是否招收二志愿考生。北京一所原属国防科工委的985名校的招生章程上也是这样规定的,并且从来不预留二志愿名额。该校招生实力应当可以做到一志愿全部招满。可是从大厚书上每年都看出它招收了相当数量的二志愿考生,最高的一年二志愿考生竟达20%之多。当有家长问我是否可以选择这所大学作为二志愿的主打志愿时,我只能回答说:慎选,水太深。
为什么文章《羊儿他爸:2010年部分院校二志愿情况》
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因为一志愿的情况从高招办公开发行的资料里面都能找到,而二志愿的情况则需要自己去从各个渠道去搜集。而这些渠道主要还是来源于媒体的报道,或者是高校招办老师的讲座咨询。羊儿他爸做了搜集整理的工作,当然受到欢迎和关注。
晨雾在5月2日的讲座《晨雾:如何根据一模成绩排名填报志愿》里面提出了“二志愿主打学校要根据一志愿学校的落榜点来选择”的观点,落榜点就是一志愿学校的录取线。具体的做法是,让二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低于一志愿学校/专业的录取线。然而,一志愿学校的录取线不难找到,二志愿学校的录取线就不那么容易找了。现在家长们已经学会了通过大厚书,看一所大学的实际录取人数大于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即可确定该校招收二志愿,但是仍然无法判断这所高校招收二志愿的分数线是多少?以及专业如何填报?
比如说一位考生第一志愿填报北航服从调剂,第二志愿填报武汉大学。我们知道武汉大学在京招收二志愿,但是感觉这位考生的二志愿填报有风险,却说不出风险有多大?因为无从判断武汉大学二志愿究竟招多少分的学生。
今天晨雾文章的目的就是试图探索这个问题。我们就以武汉大学理科为例进行分析,大家弄懂了,就能举一反三。
武汉大学在京连续三年都招收二志愿考生,理科二志愿09年41名,08年27名,07年10名。看出它非常喜欢北京二志愿高分考生。它招收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分数到底有多高?我们就拿2009年的情况来分析。
高考填报志愿,大厚书是个宝,就看你用得好不好!
打开理科大厚书第285页。为了便于分析,把所有招收了二志愿的专业的录取情况汇总在下表:
高校/专业 计划
实录
一志愿 640+
630+ 620+
610+ 600+
590+ 580+
570+ 560+
武汉大学09
120
176
135 2
9
18
18
35 20
32
28
14
信息管理与
2
4
2 1
2
1
信息系统
经济学类
2
5
4 1
1 1 1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2
4
2 1 1
2
化学类
2 6
4 1 1
2
1 1
资源环境与城乡
2
4
2 2
1
1
规划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2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