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公交事故敬畏生命 |
分类: 杂文时评 |
公交司机岂能没有“敬畏”
盛大林
一辆公交车到了站牌下却没有停车,众多等车人只好跟着车跑,蜂拥之中,一个10岁的男孩被挤到了车轮下,而公交车还在继续滑行……一名曾当过公交公司司机的师傅说,他最不喜欢看到的就是人撵车:“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地抢着上车,一点儿素质都没有!”因此,每当看到有一大群人撵车时,他就总是在到了候车处以后,让车再往前滑行一段距离,以错开拥挤的人群。他承认:“如此滑行非常危险”。(据11月8日《东方今报》)
幼小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看到孩子的妈妈“跪在地上,发出了撕肝裂肺的哭声”,我的心也在颤抖。
“到站不停车”显然是惨剧发生的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到站不停车?那个老师傅的说法可能很具代表性——司机的目的是为了“错开拥挤的人群”。应该说,这种想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人太拥挤,上车的时候就会乱成一团;尤其是以前不分“上车门”和“下车门”的时候,车门一堵,往往是下的下不来、上的上不去。可是,这能成为“到站不停车”的理由吗?是“错开拥挤的人群”重要,还是“保证乘客的安全”重要?
然而,“到站不停车”的现象却相当的普遍。广大市民和媒体也曾对此提出过批评,但很多公交司机依然我行我素。更让人忧心的是,公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除“到站不停车”之外,开“霸王车”的现象更加严重,比如闯红灯、直行占用转向车道……有的公交车简直就是横冲直撞,以至于行人和其他车辆避之唯恐不及。对此,交警也无可奈何:现场执法吧,容易堵塞交通,而且车上还装满“人质”;事后处罚吧,难免遭遇执行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个师傅提到了乘客的“素质”,其实司机的“素质”更成问题。我觉得,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对一些神圣的东西保持“敬畏”,比如敬畏法律、敬畏生命。作为公交车司机,这些敬畏感应该更加强烈,因为公交车是都市里的庞然大物,本身就是一种“危险品”,而且车里车外都是拥挤的人群。然而,一些公交司机显然没有做到这些——如果敬畏法律,他们就不会把交通违法当成家常便饭,乃至于把不守交通法规看成是理所当然;如果敬畏生命,他们就不敢在繁华的都市里如入无人之境,甚至于明知“滑行非常危险”却还要滑行不止。
近年来,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越来越严重,于是“公交优先”成为普遍的选择。为了保障公共交通的效率,很多城市都辟出了专门的公交车道,一些单行的路段也特许公交车通行……也就是说,公交车被赋予了一些特权,但公交的“特权”是有边界的,公交司机的特权意识绝不能无限地膨胀。
公共交通绝不能危害公共安全。公交司机更不能没有“敬畏”。在血的教训面前,公共司机和公共公司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变作风。唯其如此,才能避免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盛大林
一辆公交车到了站牌下却没有停车,众多等车人只好跟着车跑,蜂拥之中,一个10岁的男孩被挤到了车轮下,而公交车还在继续滑行……一名曾当过公交公司司机的师傅说,他最不喜欢看到的就是人撵车:“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地抢着上车,一点儿素质都没有!”因此,每当看到有一大群人撵车时,他就总是在到了候车处以后,让车再往前滑行一段距离,以错开拥挤的人群。他承认:“如此滑行非常危险”。(据11月8日《东方今报》)
幼小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看到孩子的妈妈“跪在地上,发出了撕肝裂肺的哭声”,我的心也在颤抖。
“到站不停车”显然是惨剧发生的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到站不停车?那个老师傅的说法可能很具代表性——司机的目的是为了“错开拥挤的人群”。应该说,这种想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人太拥挤,上车的时候就会乱成一团;尤其是以前不分“上车门”和“下车门”的时候,车门一堵,往往是下的下不来、上的上不去。可是,这能成为“到站不停车”的理由吗?是“错开拥挤的人群”重要,还是“保证乘客的安全”重要?
然而,“到站不停车”的现象却相当的普遍。广大市民和媒体也曾对此提出过批评,但很多公交司机依然我行我素。更让人忧心的是,公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除“到站不停车”之外,开“霸王车”的现象更加严重,比如闯红灯、直行占用转向车道……有的公交车简直就是横冲直撞,以至于行人和其他车辆避之唯恐不及。对此,交警也无可奈何:现场执法吧,容易堵塞交通,而且车上还装满“人质”;事后处罚吧,难免遭遇执行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个师傅提到了乘客的“素质”,其实司机的“素质”更成问题。我觉得,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对一些神圣的东西保持“敬畏”,比如敬畏法律、敬畏生命。作为公交车司机,这些敬畏感应该更加强烈,因为公交车是都市里的庞然大物,本身就是一种“危险品”,而且车里车外都是拥挤的人群。然而,一些公交司机显然没有做到这些——如果敬畏法律,他们就不会把交通违法当成家常便饭,乃至于把不守交通法规看成是理所当然;如果敬畏生命,他们就不敢在繁华的都市里如入无人之境,甚至于明知“滑行非常危险”却还要滑行不止。
近年来,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越来越严重,于是“公交优先”成为普遍的选择。为了保障公共交通的效率,很多城市都辟出了专门的公交车道,一些单行的路段也特许公交车通行……也就是说,公交车被赋予了一些特权,但公交的“特权”是有边界的,公交司机的特权意识绝不能无限地膨胀。
公共交通绝不能危害公共安全。公交司机更不能没有“敬畏”。在血的教训面前,公共司机和公共公司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变作风。唯其如此,才能避免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前一篇:“带薪休假”可能“强制执行”吗?
后一篇:"中国最美女大学生"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