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神渐老难觅衣钵传人

(2006-05-28 19:20:54)

股神渐老难觅衣钵传人

刘建位 

 

日期 2006-05-10     发表于:证券时报    

 

 

随着巴菲特年过七旬,近年来伯克希尔公司股东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巴菲特突然与世长辞公司将会如何?

在过去好几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都会半开玩笑地向股东们提问:如果我过马路时突然被一辆卡车撞了,那么后果会如何?

虽然巴菲特早就为此事做好了准备,他手下有很多猛将,可惜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足以担当管理目前资产规模在全球数一数二的伯克希尔公司重任的帅才。

关于接班人的问题,巴菲特在3月份最新出炉的伯克希尔公司年报里致股东的信中如是说:

“在伯克希尔,我们拥有三个相当年轻而且完全胜任CEO的经理人。这三位经理人中的任何一位在我的工作范围之内的某一管理方面都要远胜于我,但是不利的一面是,他们之中没有一人具备我所独有的交叉性经验,这种经验使我在商业和投资领域都能从容地做出正确决策。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要组织内部指定另一位人士专门负责有价证券的投资工作。在伯克希尔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工作,新的CEO毫无疑问将会选择出一位聪明能干的人士来负责这项投资工作。实际上,这正和我们过去26年在GEICO公司所做的完全一模一样,我们这样做的结果简直好极了。”

这不禁让我感叹,真正的投资天才真是凤毛麟角。因为投资管理并不是一门专业的学问,而是博大的智慧。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从100美元起家,成为财产400多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富翁,既不全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投资人,也不是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投资人兼企业家。

正如巴菲特所说:“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者,因为我同时是一个企业家。我是一个比较好的企业家,因为我同时是一个投资者。”而这种商业与投资的交叉性经验正是巴菲特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这种交叉性思考模式使他能够将投资分析与企业分析完美地结合起来,用企业家的眼光,从持续竞争优势的角度来分析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高低;用投资家的眼光,从公司盈利持续增长创造的内在价值角度分析企业是否值得收购。他不但对公司的业务分析得非常透彻,他对管理者的考察更是慎之又慎。

只会用一种模式思考的人可能会成功,但决不会非常成功,只有会用多种模式进行思考的人才能取得超级成功。巴菲特从投资、商业、管理三个角度进行多方位、多方式的综合思考,这正是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中几乎从不亏损和企业并购中几乎从未失手的根本原因。

19944月,被巴菲特称为最富有智慧的人、同时也是他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演讲。芒格的演讲主题是“选股是处世艺术的一个分支”。他教导学生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股票市场、金融学、经济学的知识,但同时要学会不要将这些不同方面的知识孤立起来,而要把它们看成包含了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的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芒格为了让他的观点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他用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不同学科的不同思维方式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格栅模型。芒格说:“你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许多思考方式,你得按自己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将其安置在格栅模型中。”

古往今来,寻找帅才都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最高领导者要跳出狭窄的眼光和思维,从全局从整体从长期来考虑组织的未来发展。而每一个从基层一步步升上来的人根本不具备这样的领导经验,而这样的领导经验并不是一学就会,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磨练。我们经常见到成功的帝王、元帅、CEO在寻找最理想的接班人方面却做得并不成功。

股神总要老去,交接班在所难免。所以尽管这些接班候选人不具备巴菲特所说的交叉性经验,但股神还是给他们打气。他表示,在新任CEO接管公司初期,投资者不太信任是十分正常的。但当投资者意识到伯克希尔公司的经营管理并没有因他的离开发生任何改变时,肯定会重新找上门来。

巴菲特选股有如神助,但愿股神在选择接班人方面同样精准。

(作者单位:中投证券)<><刘建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