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英博物馆里震撼的中国文物

(2011-10-24 02:01:15)
标签:

大英博物馆

文物

元青花

象耳瓶

杂谈

分类: 文献史料汇集

大英博物馆里震撼的中国文物

编辑/西风

 

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其中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而中国的藏品则是占据了绝大部分,且其所收藏的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闻名于世。

大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已成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竟达2.3万件。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囊括了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乐大典》等超级国宝,可谓门类齐全,时间则跨越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

 

收藏品的历史

 

大英博物馆最初的收藏包括文物、钱币、奖章、自然历史标本和一个大图书馆的藏书。如今大英博物馆的藏品由跨越世界文化史的800多万件文物组成:从原始人类的石器到20世纪的版画。 

-------------------------------------------------------------------------------------------------
 
创立之初的藏品

 

大英博物馆创办时的收藏品是汉斯·斯隆爵士在1753年遗赠给国家的包括书、自然标本在内的71000件文物。

早期的博物馆还有其它两项收藏:
·陈放书籍和手稿的Cottonian图书馆;
·哈尔莱(Harleian)手稿藏品。  

-------------------------------------------------------------------------------------------------
 
早期收藏的扩大

 

  最初的藏品被分为3类:
  ·印刷书籍(包括版画);
  ·手稿(包括奖章);
  ·天然和人工制品(其它所有藏品)。

  1772年,第一批著名的文物被运送至博物馆,当时博物馆获得了威廉·汉米尔顿爵士(Sir William Hamilton)的希腊花瓶。

  获得的其他文物包括:1756年遗赠给博物馆的第一具古埃及木乃伊,以及库克船长三次太平洋航行(1767–1770年)带回的大量人种志手工艺品。

  博物馆还收到了许多更为古怪的捐赠:被海狸啃过的一根树干(1760年)、一块类似石化面包的石头(1760年)和一只北美的活龟(1765年)。  

--------------------------------------------------------------------------------------------------
 
19世纪早期至中期:古典文物

 

  人们对于古典文物的兴趣决定了19世纪初期博物馆收藏的发展方向。

  博物馆收藏了大批知名度很高的古典文物,像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1802年)以及包括“掷铁饼者”雕像, 年轻女子“克莱蒂”(Clytie)半身像在内的瑭利(Townley)古典雕塑(1805年)。

  1807年,文物部(Department of Antiquities)的成立让人们认识到了文物的重要性。整个世纪,博物馆中的古典文物不断增多。其中包括巴塞的阿波罗神殿(Temple of Apollo at Bassae)雕像(1815年)、帕特侬神庙雕塑(1816年)、涅内伊德碑像(Nereid monument)(1842年)和摩索拉斯陵墓遗迹(1856-1857年)。

  19世纪中期人们对中东地区兴趣大增。1825年开始盛行西亚的收藏品,包括“位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上的国家”的手稿、奖章和文物。

  19世纪50年代,博物馆收到来自中东的第一批石雕,它们是在中东的尼姆鲁得遗址(Nimrud site)挖掘的出土文物。其中有一个是大翼牛雕像(Great winged bull),它差点没能抵达布鲁姆斯伯里区,因为护送它的人员在途中遭遇了一伙强盗的埋伏。双方交锋时在雕像上留下的火枪子弹的痕迹至今仍清晰可见。

  1860年,文物部被划分成3个部门,它们反映了收藏品的新侧重点,这3个部门分别为:希腊罗马文物部、钱币奖章部和东方文物部。  

--------------------------------------------------------------------------------------------------
 
19世纪末期:英国和中世纪文物

 

  19世纪后半世纪,人们对文物收藏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在那些希望国家文物得到更多尊重的团体不断施压下,博物馆设立了一个负责收藏管理英国和中世纪资料的职位。

  第一位被任命做这项工作的人是25岁的奥古斯塔斯·沃拉斯顿·弗兰克斯(Augustus Wollaston Franks,后被封为爵士),他为博物馆目前各部门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弗兰克斯不仅增加了博物馆内的英国和中世纪文物,还收集了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史前资料、人种志资料和考古学资料,此外还有东方艺术品和手工艺品。

  弗兰克斯负责收集的文物包括诺桑比亚的鲸骨首饰盒(Northumbria ,1867年)、皇家金杯(1892年)和10000件克里斯蒂(Christy)的史前和人种志收藏品,其中包括墨西哥的绿松石面具(Mexican turquoise masks)。

  1897年,弗兰克斯在临终时将自己的个人收藏转赠给了博物馆。其中包括宏伟壮观的奥克瑟斯宝藏(Oxus Treasure)。

  19世纪80年代,收藏品第一次被大量地分散到各处,自然历史类资料被转移到南肯辛顿区(South Kensington)的新馆里,那里成为自然历史博物馆。 

--------------------------------------------------------------------------------------------------
 
20世纪:现今收藏的发展

 

  20世纪时,为了向参观者们更好地展示藏品,博物馆重组了收藏并开放了许多新展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主要发展是在1920年创建了研究实验室。

  它的职责是报告收藏品的状况并协助修复和保存它们。这个部门是发现许多收藏品在战争期间遭到破坏之后设立的。

  20世纪时有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在远征至乌尔(Ur)途中,在国外发现了被称为皇室陵墓的一系列墓穴。

  与此同时,在英国的萨顿胡(Sutton Hoo)发现了著名的盎格鲁-撒克逊王族的船葬(1938年)。1939年,这些发现物被赠予了博物馆。

  1997年,收藏品被再次分散,书库从博物馆移至圣潘克拉斯(St Pancras)的新大英图书馆中。

 

最震撼的中国藏品

 

大英博物馆里震撼的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里震撼的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里震撼的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里震撼的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里震撼的中国文物

       元青花象耳龙纹大瓶(英国大威德基金会藏,现基金会归大英博物馆管理)

这对龙纹大瓶几乎囊括了除人物外元青花绘画的全部元素,如龙纹、海水、蕉叶、扁菊、云纹、杂宝等,且绘制精良,难有与之比肩者,故此对大瓶作为元青花标准器当为魁首。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等。这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绝世文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