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战术”是一种“人动球动、连续传球、人人参与进攻”的打法

标签:
体育 |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连续掩护图解(23种发动方式之一)
“画圆战术”作为一种团队篮球、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是一种“人动球动、连续传球、人人参与进攻”的打法。这有别1人打4人看的站位式进攻,有别于基础配合的2、3人之间的进攻,也有别于固定战术尽管讲究整体但套路众多、繁琐难练、不易掌握的打法。
”画圆战术“由基本移动路线开始到变化路线结束,其整个过程简约而不简单,易学、易懂、易练。快速转移球、立体多元的掩护、交叉连贯的策应、连续突分和频繁的传切是“画圆战术”的标志。基本移动路线是”画圆战术“的逻辑起点,是”画圆战术“运行的关键,按照基本移动路线”传球、反掩护、拆入篮下或上提罚球线、通过双掩护或连续掩护拉出的循环、在限制区两侧制造出“内、外、边”三个基本进攻点的多点进攻机会“。变化路线是延伸,是后续手段,在基本移动路线开道之后,实施重拳出击。基本移动路线类似拳击中的前手拳,意在调动对方,迷惑对方,变化路线好比后手拳,当对方防守出现破绽之后,一拳制敌。
在基本移动路线上述移动跑位中,形成了”人动球动、连续传球、人人参与进攻“的打法,五人之间按照基本移动路线移动跑位,像伸出去的无根手中攥成一个拳头,不会出现一人打、四人看的站桩式进攻,充分体现了整体移动、团队配合、调动防守、各个击破的团队篮球特点。按照”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的设计,不管是谁,传球之后不能呆在原地,必须进入其基本移动路线的移动跑位路径,不管是谁,在同伴向自己方向移动过来后都必须做出掩护的配合,并且在做出掩护配合之后,不能呆在原地,而是要快速拆入篮下或罚球线一带,没有机会,兜底通过新的掩护拉出,如此循环,画圆不断。
”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人动球动、连续传球、人人参与进攻”的打法,同时,这样的人动球队、连续传球、人人参与进攻不是无序的、随心所欲的,而是按照基本移动路线的跑位要求进行的,既保证了“人动球动、连续传球、人人参与进攻”的有序和高效,又实现了整体移动进攻中多点进攻的展开。
当基本移动路线运行中出现了时间差即可形成突破和突分的机会,创造了空间差即可形成投篮的机会,形成位置差即出线了内线高打矮外线矮打高机会。当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出现之后,”画圆战术“变化路线的挡拆、突分、策应、传切反跑也就水到渠成了。
”画圆战术“的变化路线包括挡拆、突分、策应和传切四种基础配合,是在局部地区展开的攻击,其运用的时间和条件,不是进攻开始之际,因为此时,防守队形保持完整,要想实施局部的攻击难度较大。只有当基本移动运行之后,即通过整体性的战术配合调动对方防守并逐渐撕开防守出现漏洞和破绽之后,也就是在基本移动路线展开之后,传球3次、4次以上之后,随着对方防守队形逐渐被撕开之后才实施的局部攻击,体现了篮球比赛中团队打法的”先整体后局部、先战术后技术“的攻击原则。
”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旨在整体上调动防守,从整体上、战略上把握进攻的节奏,从整体着眼;其变化路线意在通过整体性战术调动对方之后出现局部漏洞之时进行局部的攻击,从局部上、战术上体现进攻的策略,从局部入手。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相得益彰,基本移动路线是起点,变化路线是终点,起点和终点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圆形进攻战术体系,使得”人动球动、连续传球、人人参与进攻“成为其团队篮球的风格和特色。
马赫执教中国女篮的移动进攻理念,他向队员提出了模糊位置的概念,即五个位置的球员移动互换,中锋、前锋、后卫不断进行位置互换,模糊位置,移动进攻,每个队员都要参与战术跑位,成为场上的多面手,这样会大大增加对手在防守端的压力。“画圆战术”讲究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和理念并且通过战术路线和战术原则变成了可操作性强的战术模型以及体制机制!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从哲学思维方式看欧洲篮球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启示》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意味着什么?听起来有点悬。实际上是说这样一件事:在特定的... (来自 @头条博客) - O从哲学思维方式看欧洲篮球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启示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