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防空切是联防成功的关键

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攻防战术 |
对于联防卡位的重要性,很多球队认识不足。一旦守联防,仿佛五根电杆插在那里,控制的区域范围狭窄不说,还经常让进攻队员空切到限制区内接球进攻或策应,弄得十分被动。既然守联防就是为了控制内线不被挨打,就是阻绝进攻队员进入限制区,就是不给进攻队员插入限制区或在限制区没有任何空间接到球,这是联防防守的精髓。
如果,在联防防守过程中,让对手轻而易举进入限制区接球进攻,让对手在内线进攻破解联防,说明这样的联防是失败的,是缺失整体性的,是联防水平较低的表现。如果是进攻在外线远投破解联防这还情有可原,因为联防无法阻绝进攻来自外线的出手。
造成进攻队员不断有人拆入到限制区、背切到限制区、前切到限制区、侧翼背切到限制区,这些切入规定到底叫纵切和横切,根本原因就是防守者在随球移动时没有用余光观察身后进攻人的各种切入,只顾随球移动往前看了,没有留心往后看自己防守区域的进攻人,当对方切入时也来不及卡位了,最后让对手轻松进入限制区内接球进攻或策应外线,导致整个防守体系遭到破坏。
在随球移动互相之间保持两米的距离的联防整体移动中(如上图所示,队员之间相当于是用两米的绳子或竹竿连在一起的整体移动,这样的联防才不会散架,进攻就很难渗透进入,再加上队员对入侵者进行卡位,就固若金汤了),每个队员都要具有“向左移往右看,向右移往左看,向前移往后看,向后移往前看”两种相反方向兼顾的意识和思想。这里的“移”即移动,这里的“看”主要是用余光,前后兼顾、左右协调。一般而言,空切大多来自球的另一侧即弱侧,弱侧的球员更要提高警惕,注意卡住背切和侧翼的切入,同时需要特别卡住中锋上提罚球线一带居中策应的移动路线,不给对方中锋在罚球线一带接到球,这是联防最为核心的东西。
试想一下,联防目的是为了控制限制区的内线不受侵犯,不给对方在限制区内有任何接球进攻的空间,相当于守住自己的“家:不给外人随意进出。如果不会用余光卡位,没有卡位的意识,没有卡位的步伐,对方必然轻松侵入,这样的联防自然不叫联防,叫内线防守不设防,必然会遭致致命打击。在各项比赛中,经常看到一些球队守联防时,像几根根电线杆似的站在那里,控制的空间较小,让对方在限制区内自由穿插和进出,在罚球线一带轻松接球,势必导致防守体系被撕破,联防控制内线空间的初衷因不会阻绝对手进入限制区而功亏一篑。
如果说对持球队员的防守好比守住“自家的大门”,不给其轻松投篮和突破到篮下,那么其他防守无球的队员除了互相保持两米距离协防有球一方之外,还有同时守住各自的“四道窗户”,在协防的时候还要留心用余光瞄着身后、侧翼的趁虚而入,因为进攻方从“大门”打不进来时,必然会想法设法从联防的其他“四道窗户”破窗而入,所以无球的四位球员,必须在整体移动、随球移动的同时善于对试图“破窗而入”的来犯者进行卡位和封堵,把守住来着“四道窗户”的门户,这些地方是对方在攻不破大门时,最想撬开的地方。每个队员都能做到这些,联防就固若金汤,对方不仅撕不开撬不烂,而且还有利于后场篮板球的保护。
如上图,为了使全队联防散架,保持整体队形整体移动,练习守联防时用绳子把五个人捆绑起来,互相连结,一个人动其他四个人不动都不行!必须一起动,有一个人不动都不行!虽然这是个“馊主意”,但却有效!这么练练不用教练说,队员自己就能明白应该怎么保持联防队形!等熟练掌握后再解开绳子进行练习,发现问题再纠正,很快就能掌握如何保持联防队形!一个队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甭谈联防防守!
后一篇:[转载]关于专项练习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