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江篮球
(2008-08-10 10:27: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篮球啊篮球 |
我一直对绥江充满着好奇,一直觉得这个地方神秘而遥远,直到几年前偶遇的机会去了一趟才了解了绥江的婀娜多姿。金沙江从巧家、永善款款而来,流到绥江便东转而下,顺着水富去了宜宾,因此,绥江人都把绥江叫做“长江东转的地方”。谁不说咱家乡好,绥江人对家乡的热爱炽烈而悠扬,溢于言表。自古以来绥江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古渡口,熙熙攘攘地客商穿梭于美女成群和苍翠碧绿的金江两岸。商贾云集的绥江,篮球水平自然不低,开放的环境,文化的交融,使绥江人对家乡对篮球别有一番感受与青睐。
绥江县城依偎在金沙江南岸,这里不仅有奇人,还有奇石;不仅有船工号子,还有抬工号子;不仅有十字绣,还有绣荷包;不仅有篮球侠士,还有篮球文化。此地方言独特,方音如歌,撩人心扉,古入声字一直遗传至今,朗朗上口,成为绥江人和绥江文化的金字招牌。
昭通人也许不太了解绥江篮球,但无人不知绥江的方言,茶余饭后都会编一些幽默风趣的最具绥江方言特色的段子,可见,绥江的篮球没有他们的方言出名。但绥江的篮球爱好者喜欢篮球就如同当地人如喜欢金江奇石一样痴狂。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无数金江篮球小子活跃在漂亮的篮球广场上放飞篮球的理想,挥汗如雨的身影辉映金沙江粼粼的波光,矫健睿智的球艺似含笑一般尽情开放,延伸了绥江篮球的希望;听说绥江举办篮球赛,球迷之多、掌声之响意料之外,疯狂了激情的赛场。
如此说来,我没有到绥江打过篮球比赛的确是一种天大的遗憾。但我认识绥江的篮球人倒是不少,大刘勇、小刘勇、牟本洪、吴宏、蔡红都是八、九十年代享誉昭通篮坛绥江藉的“篮林高手”,为绥江篮球争得不少荣誉,让人觉得绥江篮球不仅有体力、身高,更有智慧。这几位球痴都是我的师兄弟,曹俊老师的弟子。多年的相处,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绥江方言,也对绥江篮球的睿智风格刮目相看,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绥江篮球的未来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假以时日,绥江篮球一定可以风云乌蒙、潮涌金沙。此外,我还有许多篮球弟子散见于绥江各地,虽不是绥江顶尖篮球高手,倒也有几分篮球高手的影子,他们一直默默地汗撒篮球场,致力于绥江篮球的腾飞。
去年4月,绥江青年讲坛“开坛”,邀我前往,我以为是给他们打一场“青年篮球友谊赛”,让青春在篮球运动中体验生命的快乐。不想,主办方却另辟蹊径让我给绥江的青年作了一场“支援向家坝,青春献绥江”的演讲与口才的报告,出乎我的意料,绥江喜欢演讲的青年与喜欢篮球一样的狂热,三个小时的讲座,几百座无虚席的人群,无数次热烈的掌声,仿佛是在欣赏一场激烈而精彩的篮球比赛。
向家坝水电站的移民工作全面启动,绥江县城将被淹没,依依不舍地含泪沉入烟波浩淼的湖底,留下了一段历史的眷恋。不久的将来,一座耀眼璀璨的新绥江将随湖水的升高而屹立成湖滨花园城市。那时的绥江,四面环水,山水相连,天水一色,波光粼粼,篮球飞翔在湖滨的青山、穿梭于绥江的街头,点燃绥江婉约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