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精”过招,果然精明过人
标签:
原创随笔杂谈员外小妾闺蜜狐狸精情感 |
——读怪异故事,看夫妻相处的旁门左道
还是很早以前读的一个鬼狐故事,可惜忘记了出处,但故事情节记忆犹新。说的是一个妻妾争宠事儿,由于有了“狐狸精”的介入参与,胜负易位,美丽的妻子最终胜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富人可以拥有妻妾的古代。说有相邻的2个富有人家,都有妻妾。东邻府上的人家妻美妾丑,西邻府上的人家相反,是妻丑妾美。按照正常的逻辑推理,那肯定是东邻的妻子受宠,而西邻的小妾受宠。但出人意料的是,实际情况恰好也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先顺便补充说明一下,所谓的妻丑和妾丑,是相对于妻美、妾美而言;是和府上的那个妻或者妾比逊色了一点,并非就是丑陋的意思。)
东府之美妻很是羡慕,便主动接近西邻,去府上走动,俩人关系密切起来。东邻的美妻就向闺友倾诉自己的苦恼,向对方请教“经验”。西邻之妻便密授以计,让她依计行事,不得有误。
东邻之妻很听话,回到家中,立刻换掉夫人的华服。也不再花费时间,描眉打鬓地化妆打扮自己了,而是拿起绣花针,默默地做起女红来。作为府上夫人,她还恪守责任,巡察厨房各处,亲自帮厨,或与下人一起扫除庭院。晚上,员外(即老公)偶尔来她房里休息,她也以身子不适为由推辞。员外求之不得,小妾暗自高兴。小妾也因此对夫人的看法有所好转,不再刻意地讲夫人的坏话了。
这样大约过了几个月之久,由于家规等礼数考虑,期间,员外也曾数次欲在夫人房内就寝,皆被夫人以各种理由谢绝,对此员外就坡骑驴,乐得走开。
一切皆是按照“闺蜜”所嘱办理,看时间差不多了,她再次登门问计,闺蜜”又附耳密语授之。
恰值近日员外不在家,知道今日员外返归,夫人便褪去粗衣,香汤沐浴,换上最华美的新衣,又精心梳理打扮一番。员外返回家中,会见夫人,竟愕然不敢相认:眼前的这个光彩照人、魅力四射的美人,就是昔时鄙弃的正堂妻室?
员外惊喜之余,不待天黑,便迫不及待地欲去夫人的房里。虽知房门早已紧闭,一敲不开,再敲还不开,三敲四敲,夫人就是不开。没有办法,员外只好再回到小妾那里。由于员外回来就往夫人房里钻,小妾早已心中有气,因此也不搭理员外。员外虽然身在小妾旁,可心却在别处,也不象平日里那样哄劝小妾了,这更增加了小妾的嫉妒和不满。
第二天还是如此,房门不开,员外猴急。第三天夫人再问计,“闺蜜”告知,可矣!是日夜晚,房门未关,员外大喜过望。夫人曲意逢迎,员外久旱甘霖,一对干柴烈火,竟如胶似漆,员外觉得,新婚之夜不比也!
次日,夫人房门早闭,员外敲也不开;再次日,员外早早地来到夫人房里,不肯走了。那小妾因为突然失宠,气急败坏,也不再打扮自己,本来容貌逊色,加之鬓发不整,更加相形见绌。又对员外口出秽言,恶语相加,员外从此便不肯再踏入小妾之房了。
就这样,夫人又回到昔日被恩宠境遇,她十分感激西邻“闺蜜”相助,前往拜谢,被告知不久将迁离。又告知,“实乃狐也,但不伤人!”
这就是“狐狸精”帮助“闺蜜”的故事,大家知道“狐狸精”其实是没有的,肯定是个虚构的故事。但这样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记得作者通过狐狸精之口,曾经发了一番议论,大意是,男人有喜新厌旧特点,也因此使得员外他,舍美妻而趋新妾;“狐狸精”利用了这个特点,让员外舍旧爱而趋新欢。夫人得宠,小妾失宠,这一得一失之间,彰显人性情感之羸弱和无情。你怨恨吗?你责怪吗?显然都无济于事的。好办法就是,象故事中的“狐狸精”那样,洞察人心,冷静分析,理智处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措施,沉稳出击,横刀夺爱,战而胜之。
我觉得,在这个“狐狸精”身上,散发着某种知性女子特有的理智和聪慧的光芒吗!女人之道,为妻之道,相处之道。其道也坎坷,其道也曲折,唯有理智聪慧者,依靠清醒头脑,努力辨识道路,善于假物,为己所用,则会无坚不摧,笑到了最后。时下也有些富有之户,虽无纳妾之名,确有纳妾之实,使明媒正娶,患难与共的正室夫人,蒙羞受辱。大打出手者有之,气急败坏者有之,弃红尘而向佛者有之,投诉状于官府者有之。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结局理想者甚少,多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岂不令人叹息?各位看官,再遇到此类怨妇弃女,不妨把这个“狐狸精”故事讲给她听听,或许会有一些启发作用的。
需要说明一点,这是一个封建时代假托的鬼狐故事,如今的青年人一定要去伪存真,弃其糟粕地来阅读它。实在不解其意的,权当在老槐树下,听老伯伯讲了一个瞎话,博孩子们哈哈一笑而已,切莫把“狐狸精”当真哦,呵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