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子园
青子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338
  • 关注人气: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嘉莹讲座精彩语录从“三种境界”与接受美学谈晏欧词欣赏-2

(2013-06-04 16:21:46)
标签:

人间词话

唐宋词

叶嘉莹

晏欧词

旅游

分类: 叶嘉莹先生诗词讲座精彩语录

叶嘉莹先生 晏欧词讲座之二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419998/4043731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他正是从这种平淡的,好像是完全没有什么感情的词句里面,培养、带领我们得到一种感发。


《世说新语》桓伊  每听新歌,辄唤奈何

听歌引起人的感伤。

饮酒使人理性的约束放弃了,感情特别容易激动。


曹孟德《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正是饮酒听歌引起来我们内心的感动的。


李后主: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那真是天上人间的悬隔。


晏殊不是 去年天气旧亭台 你没有国破家亡,你没有天上人间,没有无限江山的失落。


可是你要知道,晏殊虽然是一个理性的词人,是属于非常锐感的词人。不必须有破国亡家,难道非要有破国亡家你内心才感动吗?就是去年的天气、就是旧日的亭台,引起他的感动了。他的感动,第三句才慢慢地透露出来-- 夕阳西下几时回 ,这真是我们人类共有的悲哀!


今年的天气跟去年一样的美好,今年有春天,明年还有春天。可是今年1988年的春天跟1987年是不同了,1987年逝去不回来了,我们现在是 19881223,明年还有1223,明年还有耶诞节,可是今天19881223的这一小时、这一分钟、这一秒钟,错过以后,永远也不会回来!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今天的太阳沉落了,哪一天再回来?你说明天就升上来了。明天升上来的太阳永远不是19881223的太阳,这个宇宙之间永远没有这个1223的太阳再升起来了。就是诗人的锐感,不必须有破国亡家,写出来这一份无常的悲慨。而且他是这么平淡地带领你进来的。这是晏殊理性词人的一个特色。


还不止如此。他的下半首说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他写的是暮春的季节,花落了,


王国维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这是消逝的、无常的那一面。


李后主: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他不翻回来想一想,晏殊有他理性的、反省的、节制的一面,无可奈何花落去


下一句接得妙了,似曾相识燕归来

在无常之中,表现了一种永恒的循环,似曾相识燕归来

中国的诗人、词人里边,苏东坡的词,更表现了通观、达观的这种修养和怀抱。对宇宙有一种通古今而观之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有一种通观和史观。

《赤壁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就是晏殊跟李后主的不同,李后主落了就是落了,人生长恨水长东,可是晏殊说 无可奈何的花虽然落去了,有似曾相识的燕子又飞回来了。这是他的特色。


小园香径独徘徊,他没有说 人生长恨水长东

香径,散满了落花的小路上,我一个人在这里徘徊。一个人在这里徘徊有孤独寂寞的怅惘哀伤,也有什么呢?话剧,电影,

心中若有所思,他在悲慨之中有一种思致,而且在无常之中表现了永恒的循环。这是晏殊词的一个特色。


9:50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一向 是时间的短暂;

李后主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贪欢。

年光 是年华韶光。

春光是短暂的,青春是短暂的,

春天那美好的韶光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一向年光有限身,短暂的人生里就都是幸福和美好的日子吗?不是的。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之中,还有这么多悲哀和困苦!


等闲离别易销魂,

等闲 是很随便、很容易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

离别 代表我们所有的悲哀的不幸。

生离死别,在座所有的人,哪一个人没经过生离、哪一个人没经过死别?我们短暂的人生之中,还有这么多生离死别的忧患。

销魂 ,使人心神怅惘、憔悴的哀伤。

李后主《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3:55

晏殊 酒筵歌席莫辞频

所以你今天有酒可喝的时候、今天有歌可听的时候,你好好掌握住今天。

你不要推辞,说我们的酒太多了,说我们的歌太多了,你要知道你有几天能够饮酒,你有几天能够听歌。所以 酒筵歌席莫辞频

他不是沉在悲哀之中,他是要从悲哀之中挣扎出来。用他的理性、用他的节制,他要从悲哀之中跳出来,酒筵歌席莫辞频 用他的反省和节制。


14:55

满目山河空念远,

人跟你所爱的人分别了,凡是你所追求的你不能得到,冯延巳 天教心愿与身违 我心里边的愿望永远跟我身体的所得是相违背的,我所追求的那个最美好的东西,我永远没有得到

等闲离别 你当然有相思,你当然有怀念。你所追寻的、你所怀念的,不在你的眼前,可是晏殊说了,满目山河空念远,这就是他的理性诗人的反省和节制,

欧阳修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晏殊)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所以晏殊真的是妙,就他一个 字。满目山河空念远 你念远有什么用,因为你的念,远人就来了吗?因为你的念,你就能够去了吗?所以是 。这是他的理性,这是他的反省。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一向年光 你看它是互相呼应的,它说的两方面,大自然,是一向年光;人类,是有限的生命,等闲的离别,是人生之间的苦难。你对于人生之间的苦难怎么处理?晏殊说的 满目山河空念远 你沉陷,你陷溺,自己把自己沉溺在这种悲哀痛苦之中,是 ,你白白的自苦。满目山河空念远

那么大自然的、一向年光 春天的消逝,春花的凋零,落花风雨更伤春 花是一定要落的,林花谢了春红,而且花在短暂的生命之中有风吹雨打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落花风雨你还有伤春的悲哀。这两句句法在相对之中。


18:15

西方的语言学里有语序轴跟联想轴,今天只谈语序轴。语序轴就是语言排列的次序,一定是由语言次序的排列才构成意义,才构成内容了。在语序的排列之中有很多种作用。杜甫为什么不说 鹦鹉啄馀香稻粒 ,说 香稻啄馀鹦鹉粒

因为杜甫的目的不在说鹦鹉吃香稻这件事情,他是要说开元全盛的日子,那生活的富足,稻米的丰收,不但人吃不了,把最好的香稻喂鹦鹉吃都吃不了。

这是语序轴的颠倒产生的作用。语序不只在一句诗之中有作用,在前后的对比之中产生了作用。

满目山河念远,落花风雨伤春

这两个虚字的作用。

双重的意思 从悲哀感慨的一面来说,念远是人类的悲哀,你所爱的人不在你的身边,念远是一层悲哀;而春天的韶光的不久长,一向的年光,等闲的离别,人世之间双重的悲哀。

既有念远的悲哀,更有伤春的悲哀。

字,是把两重悲哀的感慨的加强

是对于这两重悲哀的同时反省和觉悟。念远的悲哀,是白白地念远,你伤春的悲哀,也是白白地伤春,这是晏殊,这真是有特色!别的词人都没有这么明显地表现这方面特色,这是晏殊本身的性格修养凝聚而成的特色。


不如怜取眼前人

你不要再把今天错过去了。你永远怀念过去,那没有用处;你永远梦想将来那也没有用处,你所能掌握的、你所能把捉的,是眼前、当下,现在。

我前几年到大陆去,有些青年人说:唉呀,我们就是因为文革把时间荒废了,所以我们书都没有读好。又说将来,我们将来想要出国,怎么样。你眼前干了些什么?眼前什么都没干,上班不像上班,做事不像做事,你干了些什么?而一个人你如果不把眼前掌握得住,你伤春是白白地伤春,念远也是白白地念远,


24:00

词以境界为最上 ,不在它说的是伤春,不在它说的是离别,而是当他写伤春和离别之间所传达出来的一种人生的富有哲理的理念和觉悟。这是北宋初年的小词,当对于爱的追寻,对于美的追寻,跟这些个诗人的修养、性格、胸襟、怀抱结合起来的一个特色。

时间的关系,我们现在赶快看一看欧阳修。

 

 

冯延巳、晏殊、欧阳修他们三个人的作风有相近似的地方,前人 词里边有西江一派,晏殊跟欧阳修的词都是受了南唐冯延巳词的影响。

他们相同的一点,他们的词里边有深一层的意境,超过表面所写的感情事件以外的、能够引起你的一种人生理念体会的一种境界。这个感情不是感情的事件,是一种感情的境界。可是,他们的境界并不全同。

冯延巳的词是热烈执著: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晏殊的词是理性的观照: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你满目山河空念远,

欧阳修的词所表现的是一种遣玩的意兴。什么叫作遣玩?遣 我们说排遣,甚至于说把一个人遣走了,就是把什么东西推出去的意思。就是玩弄、欣赏。前几天,有位记者来访问我。他说:你已经六十四岁了,教书教了四十三年,但身体和精神还这么好,那是什么缘故啊?你有什么锻炼身体的方法?我说,如果说有什么方法,大概就是我这一生一世跟古典诗词结合的密切关系了。小的时候的学习、吟诵、写作,后来的讲授、研读,从来没有离开过古典诗词。我平生是在忧患苦难之中长大的,高中的时候,日本占领了北平,父亲在后方,母亲去世了,两个弟弟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是在老舍所写的《四世同堂》吃混合面的环境之中生长出来的。四十年前来到台湾后,我们家庭遭遇到很多的不幸,这个我们不用再讲了。总而言之,我一生是经过很多苦难和不幸的人,而现在大家看起来我(的精神和身体还)很好,丝毫也没有经过苦难的样子。大陆的同学问我:老师,这古典文学你讲的我当然也觉得挺好听的,可是我们学古典文学有什么用?他们都学什么经济呀,贸易呀,电脑呀,学外语呀,出国啊,这古典诗词是最没有用的,我们学了有什么用?我曾经提出来一个用处,我说古典诗词就是使你的人心不死。我说 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你每天耳迷乎五音,目迷乎五色,你的心都死了,而诗词就是让你有一个活泼的、锐敏的、善感的,对于宇宙万物就是辛弃疾说的,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你对于宇宙的万物,对于人类,对于草木、花鸟,你都有一份同情的心,都有一份爱心,使宇宙之间充满了祥和之气,使人与人之间有爱心的、不死的心。不但人对人有爱心,人对物也有爱心的。这就是诗词的一个作用,就是使你有一颗锐敏的、善感的,富于同情的不死的心灵。这是一个重要的作用。


31:00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我个人所体会的,就是你看到古人在他们诗词里边所流露出来的他们的修养、他们的性情、他们的胸襟、他们的怀抱,他们在忧患苦难之中怎么样生活过来的,可以对你有帮助,对于你在忧患苦难之中怎么样能够活过来,会有帮助的。

欧阳修平生是屡次经历到贬谪的,最早在庆历变法的时候,后来在濮议的争论的政争之中他也遭遇到贬谪。而且那些攻击的人对他私人的生活,说了很多很不堪的话,来侮辱他、攻击他。在你精神、生活都遭遇到这样的挫折、苦难的时候,你自己怎么处理你的忧患跟苦难?每个人处理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欧阳修的处理办法就是遣玩的意兴。他是要从这种忧愁苦难之中能够挣扎出来。晏殊是一种反省、一种节制,一种理性的思索,而欧阳修是一种排遣和观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他被贬到滁州(时写的),你仕宦不得意,被贬了,遭遇到政敌的攻击谗毁,你当然很难过,可是你看人家《醉翁亭记》所写的什么: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他说: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人生自其可悲者而观之,很多事情都是可悲的;人生自其可乐者而观之,人世之间也有不少可乐的东西在。所以你为什么不在苦难之中找一些可乐的东西,把你的苦难排遣出去,找到可乐的而加以玩赏、欣赏呢?这是欧阳修对自己(苦难)处理的办法。而就是这种修养、这种胸襟、这种怀抱、这种品格,在他无心之中所写的男女爱情的离别的小词之中表现出来了。


34:15

《玉楼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樽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刚才我讲过,这些小词能够透过表层所写的相思爱情表现了一种感情的境界,给我们很丰富的启发和联想,是因为它的显微结构mierostructure)之中很多质素elements)起了作用。

为什么他写的词给我们这么多感动的力量。

为什么 菡萏香销翠叶残 就给我们更多的感发

都写春天的伤春,都写春天的离别,为什么晏殊、欧阳修写得好?

雪云乍变春云簇

王国维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

春天怎么来的?也许你会说,校园里的花都开了,春天可来了。欧阳修不是,人家从花还没有开、柳条还没有绿的时候就感觉到春天来了。雪云乍变,天上的云彩不一样了。

彤云四垂,天灰沉沉的,阴得很匀,夏天一朵黑云彩很快涌上来,一场大暴雨;

下雪的云彩不是,它阴得很沉很久然后才下雪的。

忽然间一抬头,发现天上已经不是阴沉沉地彤云四布了;

碧蓝的天上已经都是一团团、一簇簇、棉絮一般的白云,这时候你就知道春天来了。新诗人也有写得好的,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说:这春来一天有一天的消息。我关心天上的云影,关心石上的苔痕。那石头上的青苔都一天有一天的颜色。所以你们看,古今诗人是一样的,他们都关心世间万物,都保持着一颗敏锐善感的心灵。

天上的云影改变了,石上的苔痕改变了,慢慢地我就觉得,这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春天真的是来到了。所以就渐觉年华堪送目。这一句,有的版本作送目;有的版本作纵目

我个人觉得纵目更好。纵目就是把我的眼睛放出去,


4000

李义山《燕台四首》: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放出眼睛去看,到处都是美好的春光。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elements  

Mierostructure

遣玩的意兴。

你借着对宇宙之间万物的欣赏,而把你的忧愁、悲哀,排遣出去,这里边有一种挣扎,有一种努力,所以欧阳修的词里边有一种双重的张力,就是说他本来有对于悲哀的、忧患的、苦难的体认,而要从这个忧患苦难之中挣扎出去、而要排遣、而要欣赏,有一种努力。

王国维说他: 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

他能够把他自己从忧患之中挣扎出来放出去,还要欣赏,有豪放的一面。他不是不知道人生忧患为何物的那么肤浅的人,他是有对于忧患苦难很深的体认。


陶渊明《拟古九首》: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你看那青翠的、碧绿的、好像从来也不凋谢的,是山谷之中的松树,你觉得它 冬夏常如兹,别的草木秋天了就枯黄了,就凋落了,可是它看起来还是绿的,没有凋落,它难道麻木不仁?它难道不知道那严寒的霜雪的侵袭?它也许比那些落下去的叶子,体验的苦难更多,它居然没有落。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它年年都经历了霜雪,枯黄的也许一下子就完了,可是它每年每年经过了这么多的苦难、忧患,年年见霜雪 谁说它不知道四时的改变呢?它不是麻木不仁,它不是没有忧患的体验的。它是 苍苍谷中树,还保持了冬夏常如兹 这正是我从古典诗词所学得的一份修养。而欧阳修的词就正是表现了他从苦难之中挣扎,所以他有两层的情意在里面。他既有放开的豪放,也有悲哀、苦难的沉着。一切都在他的 Mierostructure ,都在他遣词、用字的那最细微的元素、品质之中表现出来。他有时候用一些有力量的字。他说 北枝梅蕊犯寒开 这就是有欧阳修这样的经历、品格的人,才写出这样的句子来。

 

 

 

 

以上文字依据叶嘉莹先生

 

《北宋名家词选讲》

 

104-110

 

摘要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