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般均衡社会合约铸币难题货币载体暴力机器 |
分类: 财经 |
货币与法律的同与不同
“汇率是个伪命题”演讲内容三
欧阳君山
虽然铸币者往往就是一个统一经济体的最高权力者,就像立法者往往就是一个统一经济体的最高权力者一样,但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远比政治活动持续和稳定,货币载体又必须尽可能远离政治和权力。也就是说,虽然铸币权在最高权力者,但不能让最高权力者想铸就铸,即在依赖铸币者的同时必须限制铸币者粗制滥发。这就是铸币难题,人类社会至今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一般均衡的实质正在于货币
货币首先不在经济学,而属于政治学,它要解决的是人类社会的组织化问题,本质在社会合约及信用。这是理论逻辑保证的,也是人类历史实践见证的,而且能够从数学上进行证明。这里不详细介绍了,简单提一下,熟悉经济学特别是一般均衡数学证明的人都应该知道,一般均衡的数学证明能够转换为对货币作为绝对度量者的证明,事实上,商品交换的一般均衡所求解的不是别的,而就是货币(详细请参阅拙论链接《一般均衡的实质是普世信用》)。
货币与法律是一回事
众所周知,法律本质上也是社会合约及信用,那法律与货币的区别在哪里呢?国家法律通常是成文的,而且用国家暴力机器保障法律的权威——用经济学的术语讲即信用,货币作为社会合约及信用要如何表达又怎样保障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实际上,从货币作为社会合约及信用出发,可以推导出两个关于货币的基本原则,跟国家法律的性质没什么两样:
第一,一个统一经济体,有且只有一种货币,有且只有一种终极信用,有且只有一位铸币者,就像一个国家只有一个立法者一样。一个统一经济体如果有两种货币,即不符合社会合约及信用的货币本质。
第二,货币乃一个统一经济体的神器,换句话说,货币作为终极信用必须绝对稳定,就像国家法律必须绝对威严一样。
铸币为什么难
但货币还具有一个一般法律不具有的特点,那就是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度量衡必须融合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要求能够随手携带。这就需要铸币,铸币是为货币作为社会合约及信用打造载体,也就是货币作为社会合约及信用的成文。一般法律的成文不需要打造专门的载体,只需要颁行即可,由于货币同时作为商品价值的度量衡必须融合到日常生活中,专门载体必不可少。那如何铸币也就是打造货币载体呢?从货币作为终极信用(由于“信用”一词被滥用,乃至有“信用等级”的概念,这是为表示强调信用的稳定性,改用终极信用)的稳定性出发,可以推导出关于铸币的两条基本原则:
第一,铸币者往往就是一个统一经济体的最高权力者,就像立法者往往就是一个统一经济体的最高权力者一样。因为铸币者如果不是最高权力者,终极信用会难以保证。
第二,铸币者应尽可能选择稀罕之物作为货币载体,而且铸币工艺也要尽可能唯一。这不仅为限制非铸币者假冒,同时也限制铸币者自己粗制滥发,从而保证终极信用绝对稳定。
显而易见,铸币不是容易的事,第一条原则的满足倒不难,当今绝大多数国家都能够满足,因为绝大多数现代国家都只有一个最高权力者。但第二条基本原则的满足就比较困难,因为稀罕之物极其难找,而且不是能找到的稀罕之物就都适合于作货币载体。还存在一个尖锐的问题,那就是人类的经济活动远比政治活动持续和稳定,货币载体又必须尽可能远离政治和权力,也就是说,虽然铸币权在最高权力者,但不能让最高权力者想铸就铸,即在依赖铸币者的同时必须限制铸币者粗制滥发。这就是铸币难题,人类至今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待续)
【“汇率是个伪命题”系列文章】
货币与法律的同与不同
真金白银可以一文不值
汇率计算是人类智慧的奇耻大辱
国际贸易要如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