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学生:美国老爸们如此,我老爸老妈这般

(2012-10-19 12:31:38)
标签:

教育

美国

分类: 教育大道理和小案例

梦里江河的话:

    什么样的爸爸妈妈让孩子喜欢和崇拜呢?这里转载两篇文章,并将部分文字加粗显示。作者信息见下图,她在杜克大学医学院学习外科,而我很少见到愿意让自己孩子学医的医生,或者自己愿意学医的医生孩子。

 

留学生:美国老爸们如此,我老爸老妈这般

 

 


美国老爸

来源: 王晓雯的日志  2012-10-07 22:45

 

以前总听说美国的家长多么hands off,但是后来越发觉得其实美国的老爸们对孩子尤其是女儿们还是各种有爱。

 

其实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室友的爸爸在帮她装家具,然后就想起之前一次外科的聚会。

 

堂堂的大外科主任说起他的女儿们,一脸幸福各种有爱。“抱怨”着周末和老婆开车5个小时去华盛顿DC帮女儿装家具。“我真是搞不懂了,我花几千块钱帮她买了家具,然后居然还要亲自跑去帮她装好。老实说我做个手术都没这么累的,而且我做手术还往家里拿钱。”

 

然后想起一个朋友,一个快70的老头,小女儿结婚了买了新房,然后他作为当年普林斯顿电子系的高材生,亲自跑去给房子走电路装地毯⋯⋯听的我都心疼了心想如果是我的话直接雇人或者和老公两个人搞定了得了,怎么舍得让老爸上阵啊。。。

 

还是某个小有名气的医生,说起自己的女儿上了医学院,说“也许她会跟男友同居,但是作为老爸,我花钱给她租了房子就算我尽到我的责任了,至于她住不住我就没法掌控了。” 然后又说“他们终于要结婚了当老爸的我也算松了一口气呀。” 当时我就笑了——原来“开放”的美国人也会在意自己的女儿是不是跟别的男人一起未婚同居神马的(PS他不是那种保守的共和党。。其实本人是很liberal的。。。)。所以其实有些价值观其实很相通⋯⋯

 

还是某个外科医生,家里准备买房子,和妻子意见不统一。妻子喜欢加州那种一层的房子,而他喜欢两层或者三层的那种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那个房子不算便宜,而他又是家里唯一收入来源,所以夫妻两人僵持很久。而他的女儿某天不经意的跟他说“爸爸我好喜欢那个房子啊”,于是第二天他下班回家,晚饭时候不经意的宣布,他去把房子首付交了。同样是这个男人,每天早上4点上班,晚上7点多回家,吃完晚饭继续工作到12点,但是即便自己的时间极少,也还会抽时间陪儿子去打球看女儿的游泳比赛,一边担心着骑马有多危险一边还是满足着女儿的愿望每年夏天都送她去参加马术比赛。

 

还是某科室的大主任,说起自己的女儿。“我家大女儿上大学的时候,我满心希望她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医生。因为我知道她很喜欢体育运动,所以我介绍她到骨外科那个特别有名的做运动医学的医生那里去跟着实习。她实习了两个暑假,回来告诉我她绝对不要当医生,因为实在太辛苦了。我就想好吧居然起了反作用。后来她大学主攻政治学和历史学,我想好吧也许她可以当一个律师。结果她大四那年居然没有去考LSAT,我就想oops this is not good。然后她居然跑来告诉我她想做时尚业,然后就跑到纽约去做免费的实习工。。。于是她现在在纽约某大牌公司做某manager,然后你们看过devil wears prada么,我一直以为那个电影里的人都疯疯癫癫的,事实证明那个电影居然是真的!!他们就是疯疯癫癫的!!!Anyway,反正她做的事情我一点也不明白。我当年唯一的期望是她早点拿工资,我这个老爸也可以工作稍微不那么拼命。。。哎现在她总算可以在纽约那么贵的城市里自己付房租和生活费了,我只需要帮她交医疗保险的费用就可以了⋯⋯”

 

然后我一边听他满脸幸福的描述一边忍不住想笑,因为他的种种描述让我简直可以看到我老爸的样子——对自己的女儿充满了怜爱又充满了期待,哪怕“抱怨”的时候都充满了骄傲。哪怕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来支撑自己女儿的梦想,他们都觉得幸福。

 

因为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中国老爸”和“美国老爸”之分的。有的只是父爱而已。

  

 

 

 

那年的暑假还记得他带我公园玩耍
和时间乘搭旋转木马盼我快高长大
日子怎么差都想尽办法找来个小飞侠
叮当的伟大没他伟大得天都容不下


直到十七八我还挣扎着拿大学计划
不等我回答还装潇洒的将车子抵押
他的美术家那场梦更大多想我帮他拿

直到快乘搭飞机刹那他只想拥抱一下


耳边一句话世界很大必须懂得真假
随着离开他放眼天下跟他有了时差
这社会步伐抛下了他有他背后想法
为了这一头家他不曾害怕换来白发


多想再让他背着回家看太阳西下
越过这一段篱笆一路晚霞合唱着好娃娃
能不能永不到家背贴着他流汗了帮他擦
管别人怎么开价都买不到我们这副画

 

从没想到他飞来参加我的毕业尾牙
拿齐了乙丙丁甲尴尬的想由他惩罚
他说未来嘛都靠你自己脚踏实地的爬
我的天气好或天气差都等于他的天下

 

耳边一句话世界很大必须懂得真假
随着离开他放眼天下跟他有了时差
这社会步伐抛下了他有他背后想法
为了这一头家他不曾害怕换来白发


多想再让他背着回家看太阳西下
越过这一段篱笆一路晚霞合唱着好娃娃
能不能永不到家背贴着他流汗了帮他擦
管别人怎么开价都买不到我们这副画

 

该怎么忘了他说的话忘了他的童话
把谁骑走白马谁陪我玩泥沙建铁塔
喉咙沙在模仿唐老鸭说的话
像麦牙糖的般贴着牙贴着他放不下喝他乌龙的茶
从来不带十字架观世音菩萨介有他给的护法

 

多想再让他背着回家看太阳西下
越过这一段篱笆一路晚霞合唱着好娃娃
能不能永不到家背贴着他流汗了帮他擦
管别人怎么开价都买不到我们这副画

怎么能够再让他背着回家看太阳西下
越过这一段篱笆一路晚霞合唱着好娃娃
能不能永不到家背贴着他流汗了帮他擦
管别人怎么开价都买不到我们这副画

 

哦他是我爸爸
我才伟大
谢谢你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874610531&owner=236457414

 

 

 

 

 

 

 

长大以后

来源: 王晓雯的日志  2012-10-07 09:32

 

记得宋祖英有首歌,叫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今天跟妈妈聊天,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句歌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跟妈妈说起房间养了好多植物,说自己多么喜欢那种绿色大叶子的植物,那种特别有勃勃生机的生命张力感觉的植物。老妈听了之后笑了,跟我讲她小时候是如何在姥姥的墙头种花然后被老姥姥责骂因为会破坏掉墙壁,跟我讲我出生前她也是多么的喜欢那种很有生机的绿色叶子植物。然后感慨着“好久没养花草了,因为工作实在太忙了没空照顾,结果倒是被你继承了呢。”

 

不止如此。还跟妈妈说起,之前哪怕要4点半到医院哪怕只睡了3个小时也要早点起来把床铺好把窗帘拉开什么的,说喜欢这种有条理的感觉。而电话那头的老妈又笑了,说她结婚以前也是如此,最喜欢把床单整理的一点点褶都没有,只是后来,生活习惯慢慢被老爸以及刚出生的我改变了。“要不是你说起来我都忘记了呢。二十多年了我早就放弃了这个习惯了!” 然后她就感慨着我从来没有见过她这样做,却不知道从哪里“继承”了她年轻时候的生活习惯。

 

记得以前跟老妈探讨“怎样的母亲才是好母亲”的问题。我表示担心自己以后工作太忙,没有办法用很多时间陪自己的孩子,没有办法接送他/她上学。老妈反问我“你觉得我是好母亲么?你小时候我也工作很忙从来没有接送过你哦。” 她觉得“好母亲”是要言传身教,要灌输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中毕业然后在家当全职妈妈的倒是跟孩子相处时间很多,但是她就比一个学识丰富见识广但是全职工作的女性好么?”

 

的确,老妈很多的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

 

譬如我一直没有看电视的习惯,因为老爸老妈用他们所有的空余时间钻研医学书籍,家里的电视几乎一年也开不了几次。

 

譬如我一直会记得半夜醒来看到爸妈在灯下一起读书的身影。

 

譬如我一直会记得她快40岁的时候一边全职上班一边读博一边还带着两个孩子经常连续几天不睡觉写论文累到心律失常,然后就会告诉自己你才20多岁,你付出的努力跟她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譬如我一直记得老妈关于“责任感”的教育。记得妈妈关于“要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教育。记得她被病人一拳打断了肋骨但是第二天照样坚持上班,因为不想因为自己的缺席给同事带来麻烦。

 

譬如我一直记得老爸老妈商量给老爸的小病号买点牛奶和吃的给他补充营养让他快点康复。

 

譬如我某天在收拾厨房的时候想起老妈常常在我乱扔东西时候教育我的“物归原处”,然后忍不住笑了。

 

譬如我常常会想起老妈在我乱扔东西时候责骂我“你以后要是这样不利落会被同事啊室友啊丈夫啊什么的嫌弃和讨厌的,我可不想让你老公来找我嫌我没教育好你”。。。-_-|||

 

譬如我一直会记得她教育我的“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譬如我常常会在看到别人关于“婆媳问题”的抱怨时候感到不可思议——我的奶奶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好婆婆”,也常常惹的妈妈偷偷掉眼泪,但是我绝少见妈妈抱怨什么,反而是她常常教育我,“那是你奶奶,是你爸爸的母亲,是长辈,所以不管她做什么我们都应该孝敬她。” 奶奶在我们家住了十几年,所以我长大过程中如果做了什么“好吃的”永远都是奶奶第一位然后是我然后才是爸爸和妈妈。而她不管工作多忙都要坚持每天中午回家给我和奶奶做午饭。所以我无法想象居然有女人会因为恨自己的婆婆而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去看望她,甚至会因为自己的丈夫去看望而生气。

 

等等,等等。

 

那些曾经让我听的厌倦的唠叨,不知不觉在某一天成为了我的行为准则,也慢慢成为了我对周围人的某些期望和要求。而当我跟妈妈讲起我看过的病人或者在书上看到的某个有趣的病例的时候,会忽然觉得,她不只是我的母亲,更是我的朋友和同事。而我经历过的一切,她都经历过。只是她比我更坚强,更聪明,更独立,更有责任心,更有毅力和忍耐力。

 

希望会有一天,当我真正“长大”后,我会成为你。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blog/236457414/874497700?from=0102030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