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无忌的孩子进了人大附中
(2008-08-09 01:22:29)
标签:
育儿人大附中面试小升初教育校园 |
分类: 人大附中学生故事会 |
童 趣十足的
(作者 东方不败)
(一)小把戏没有上学前,我爸爸还健在,他总是喜欢问晖晖:长大干什么啊?晖晖想也不想就回答了:到天安们广场卖冰棍---人多生意好最好就是自己可以想吃就吃。
(二)小把戏上学了,在万寿寺小学,我故做惊讶地问,你怎么在寺庙里念经啊?她马上接了话:那是好的了,我们还有同学以前还上坟呢(指公主坟小学)。
(三)小把戏把会跳舞的姐姐做偶像,姐姐的偶像却是周董。那天半夜晖晖突然从床上爬起叫醒姐姐:姐姐我可真幸福,我可以和我的偶像睡觉,你就不可以啊!姐姐大惊。
(四)非洲论坛在北京开得如火如荼,小学校放了假--说孩子们影响交通,小把戏有点高兴有点遗憾:什么啊,他们在路上不要踢倒我们就好了。
(五)我弟弟带小把戏和姐姐去他的工厂参观,路上发现圆明园的路标不见了,晖晖断定:圆明园也倒闭了。
(六)小把戏的妈妈本来有一个舞蹈演员的身材,最近食欲不错有点见长,吃饱了就说不想活了,还说这么胖下去只有跳楼了,晖晖大劝:你就是跳下去(家在四楼)也死不了---因为你身上肉太多了。
(七)小把戏在学校喜欢和成绩差的/家境不好的同学玩,对“坏人坏事”会毫不客气。那天有班干部考试偷偷看旁人卷子,小把戏立即告诉了老师,小干部再也不理她,还拉拢同学不和她玩,她在家大哭。妈妈没好气的劝她:这样的事以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小把戏立即不哭了,很是茫然: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能够看见啊!
(八)小把戏写作文简直要了她的命。好不容易写完一篇童话,一看把我们全家笑翻了地。她写道:我希望能够生活在一座冰激凌山中,我坐在那里吃啊吃啊吃啊吃啊。。。(此处省略几十字)一直吃到撑死。(另起一段:)我的死重于泰山。我妈妈笑出了眼泪,逗她说:撑死的还重于泰山啊?轻于鸿毛吧?她很认真的回答:我比鸿毛肯定重。
(九)读小学的六年小把戏没有表现出什么天分,成绩也平平,喜欢数学,却也打不了高分,语文和英语的弱项还很明显,没有人看好她,她们学校的第一名也是个漂亮女孩,妈妈还和小把戏的妈妈是同事,两人商量一起带孩子考人大附中,以为是陪考,结果小把戏一路过来,通过了第7次考试,尤其是数学越考越难,成绩却越来越好,第一名掉了线,小把戏冲进了面试。
老师说:你喜欢什么?小把戏答非所问:我最不喜欢写语文作业也不喜欢学英语。我唱歌还跑调。我还不喜欢。。。。。。
老师笑了:你想读人大附中吗?小把戏认真地说:不喜欢,太远了。万寿寺比较近。(万寿寺中学在北京可一般哦)不过,我妈她喜欢。
面试结束,小把戏的妈妈对小把戏的表现十分恼怒:你就不会说两句好听的话。小把戏理直气壮的回答:我说的是实话!
结果还是如了愿,小把戏考进了人大附中。面试还得了高分,老师一定是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充满童趣的话了啊!
最初与人大附中打交道是在女儿考初中时,决定命运的一次面试,但仅仅就这一次,人大附中独特的办学理念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且极佳的印象。
那是2000年5月的一天,女儿因在美国小学毕业以英语为特长被朋友推荐进入了面试的行列。我和妻子是与女儿揣着同样忐忑不安的心进入考场的。主考官是一位年轻秀美的女教师,讲一口漂亮地道的伦敦英语。一番常规的智力测试后,面试很快就成为学生与老师间轻松的英语对话。当时女儿回国还不到一年,流利纯正的美语很让老师吃惊,得知女儿有过在美国学习、生活一年的背景后,面试就精练成了下面的一问一答。
“美国好吗?”
“好。”
“喜欢那儿吗?”
“喜欢。”
“在那儿学习紧张吗?”
“不紧张,很好玩。”
“那你为什么还愿意回国呢?”
这是一个学成归国的成年人经常要被问到的敏感问题。今天,这个看似不经意的提问,却需要由一个毫无社会经验、单纯得几乎透明的孩子来回答。对长期受传统和正统教育的我与妻子来说,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老师想考察、测试女儿的思想政治素质。
女儿很自然地答道:“因为国内有我很多同学和朋友,我很想他们。”
女儿最终顺利地进入了自己理想的中学——人大附中。人大附中的精彩和独特也许就在这里。它常常会让你传统的思维定式在这里大跌眼镜。因为,这里欣赏的是真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