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谢亚龙进去了!
每当足协、黑哨、黑中介、黑老板进去一个,我同关注这些事件的所有的人一样,都想:活该!谁让你们把中国足球搞成这样还为非作歹。
但谢亚龙进去对我来说确实是栽了,因为进去之前几天,我还在博客上分析他不是贪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还应该道歉。当然如果能当作娱乐,也算是对我的宽容。
我博客的标题是《谢亚龙应不同于南勇杨一民张建强》,我所以得出这样的估计,源于不少接触过谢亚龙的人都说,他为人谨慎、胆子不大,从政意识很强,不敢黑钱。他上任还主动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足球界前辈,这位前辈告诉我,谢亚龙对他说,他深知足协这帮人的素质和贪心,所以要格外谨慎,大有划清界限的高姿态。而几年来了解足协的人都说到南勇是吸金机器,裁判是张建强的的取款机,而对于谢亚龙,好像根本找不到他黑钱的痕迹。加上他处于协助调查阶段,我看到他的老上级、申奥功臣魏纪中不相信他会有经济问题,更让我感到足协这个洪洞县里并非全是贪官。
此文出来的确引起一片争议甚至骂人,也有人怀疑我和谢亚龙有私交要拍他马屁。这真是误解,我和谢亚龙说话不到十句,再说他是体育总局的封疆大吏,我是一介球迷,他的交往应该是往来无白丁。我连共产党员都不是,他想提拔我我都没有硬件,所以我拍马屁也没用。
我最早见到他是20多年前到体委大楼找朋友,看到温文尔雅的他,后来知道他是伍绍祖的秘书。那时在大楼里晃来晃去的年轻人不少都成了局级干部了,当年我不止一次看见过阎世铎、刘凤岩也同样青涩。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如今呢,当官要到级别高的单位,十年媳妇一定熬成婆。
我和谢亚龙第一次说话是他刚刚上任两个月,体育总局在体育信息中心举行研讨会,总局去了几大名流,有足管中心主任谢亚龙还有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等等,我是“被专家”(被作为专家)邀请去的,我的人事关系不在体育局,所以说话没有多大顾忌,我先是提出中国应从“金牌战略”为中心转轨到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并行,现在前者被金牌挤压得孱弱不堪。人家当然不爱听,因为金牌战略是体育总局的政绩。我又比较了篮球职业联赛发展的为什么比足球稳妥,足球的负面新闻来源于自身的无能,后来李元伟发言先说:“篮球和足球有不可比性,总拿两者比较我感到不妥”,李元伟明显替局内同仁谢亚龙遮丑。散会吃饭,在饭桌上我对谢亚龙说,刚才的发言我是对事不对人,谢亚龙笑容可掬也很诚恳地说:“你说得对,足球的确问题比较大,我们也确实学习篮球对我们有借鉴的地方”,当时我感到谢亚龙还没有足协一些小虾米牛奔。2009年夏天,中体产业的老朋友王琪给了我一张中国大饭店请柬,是科比出席的慈善会,能近距离见到超级大明星当然很爽。会前见到中体产业的新老掌门人谢亚龙和王俊生,和王俊生相识已久,王领导和我热情握手,新领导谢亚龙也笑容满面握手,我对谢领导说:“您还记得我?”谢领导说:“怎么会不记得”,谢领导还不计前嫌。
这就是我交代出来的与谢亚龙交往的全部过程。
我当时写博客认为谢亚龙不是贪官,就因为从各种渠道打听来的最多是他不懂装懂还刚愎自用乱指挥,是个昏官还够不上贪官。
这篇博客有几万人看,我误导了几万人,应该检讨。
不过我一直在想,这个貌似谨小慎微以往尚无劣迹的他怎么如此胆大包天,什么钱都敢黑?我也在想,体育系统在金牌的辉耀下早就形成了拿什么钱都是应该的明规则。谢亚龙到了足协诱惑更大,因为和商家打交道有更多空隙也更频繁。我设想一定有这样的场景:足协某人拿着15万元来到他办公室,这些钱都是他向球员敲诈来的,他说:“谢主任,这是咱们国足系统的劳务费,赞助方认为大家都很辛苦,所以球员有奖金,管理层也应该有。”谢主任一听就晕了,劳务费啊,天经地义啊!他慢慢被他一度想抵制的足协妖风彻底打垮了,并以核心的身份策划了一次次他认为合理合法的“劳务费”,以至于冠名的回扣也能以“劳务费”名义塞入囊中。
今天早上听总局一位朋友说,非常确凿的是,在谢亚龙进去之前有关领导与他两次谈话,让他交待争取主动。谢亚龙自认黑钱都是一对一,无法取证,坚决不承认。于是,他只能到监狱里去一点点吐出来了。
谢亚龙一定后悔不迭,早知道当中体产业董事长年薪158万,何苦挣那些劳务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