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尸工30多年收养12个女儿的生活

(2017-08-22 11:47:18)
标签:

12名弃婴

情感

时评

吴永麟

分类: 评论天下

运尸工30多年收养12个女儿的生活

余上忠
运尸工30多年收养12个女儿的生活

余上忠和养女

 

1

打过零工做过游医,当过多年的殡仪馆运尸工……也许是见证了太多的死亡,75岁的余上忠更能理解生命的可贵。

30多年来,他和妻子先后收养了12名弃婴。两个人省吃俭用,除了打工赚钱,甚至乞讨、捡破烂,希望将这些孩子抚养成人。后来,有些孩子陆续被人认领走,家里就剩下了5个女儿。除了早早上班的老大,其他四个女儿都念了大学。(《钱江晚报》08-22

2

笔者读了这个新闻,很受感动,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殡仪馆运尸工是一种见证过许多死亡的职业,这种职业往往会带给人三种人生体验:第一种是从生死无常中让人感到生命的可贵,让人珍惜爱;第二种是从生死的幻灭中让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第三种从死亡中看到繁华殆尽,让人感到人生的虚无,从而变得麻木,变成橡皮人——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一样。

幸运的是,这位殡仪馆运尸工获得的是第一种人生体验,让他领悟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明白爱的珍贵,人性温暖的可贵。他拥有的人性美与向善之心,这些是产生爱心的基础。

3

从死亡的角度看人生,人生是珍贵的。

亲人离世前夕,他们会向儿女讲祝福的话,这是去世前人性的善美。

存在恩怨情仇两个人,一个人死亡,另一个人也会把怨恨和执念放下。

曾经听到一个《老妇人讨香火》的佛教故事。

有一位老妇与儿子相依为命,不料儿子突然得了重病,不治而亡,老妇因此而痛不欲生。一天,一位大师见老妇在坟边痛哭,来到这位老妇的身边,问:您为何停在坟间不肯离去呢?老妇说出了失去儿子的痛苦。大师告诉她一个可以让她儿子起死回生的办法:到一个没有死过人的家里讨得香火,就可以把她的儿子救活。她于是一家一户地讨香火。每到一户人家,她会问:“你家死过人吗?”每一户人家都会告诉他,他们家都死过人,且很多的祖先都死了。他问了每一户的人家,没有一户人家说没有死过人的。后来老妇回到大师的身边,对大师说:“我问过了每一户人家,他们都说死过人,没有办法讨到香火。” 大师说:“既然这样,你又何必为死了儿子而过度悲伤呢?”老妇恍然大悟,她被说服了。

这位老妇最终放弃执着,获得解脱,是因为对于死有了解脱的理解。

因此,对于死亡,只要放下执着,心怀善念,看到的是生命的可贵,爱心的可贵,人性美的可贵。爱、善、人性的美都是生命沃土上盛开的花朵。

了解生和死的人,会更善于去爱身边的人,去爱身边的生命,思考死亡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

4

世界有很多人,他们有贫富差异,但并不一定富有的人就更懂得爱的意义,懂得珍惜生命的意义。这位殡仪馆运尸工在理解和领悟生命的意义方面,他从死亡中领悟生命的可贵,爱的可贵,这是最正能量,最温暖人性的领悟,这是大智慧的爱,是大境界的爱。

思考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往往会让人获得大彻大悟。

看到死亡,心活了,生爱了,是人生看到希望了;看到死亡,心死了,爱灭了,是绝望了。

一份对生命的希望,让一个贫穷的生命拯救了12位女孩的生命,这就是爱和希望产生的力量。

 

 

 深圳幼儿性教育夏令营为什么受家长追捧

 运尸工30多年收养12个女儿的生活五兄弟轮流陪父亲过夜,五年从未间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