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永麟杂谈 |
分类: 评论天下 |
听说过带着父母上学的,可您听说过带着准婆婆上学的吗?记者昨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品德模范评选揭晓,该校教科院2012级博士生杨林玉,把体弱多病的未婚夫母亲接到学校宿舍,悉心照顾无微不至的事迹,感动了所有在场师生。(《楚荆网》05-23)
据报载,杨林玉32岁,湖南人。2012年6月,她放弃工作考上了华科博士。杨林玉说,自己和未婚夫一路走来十分不易,所以特别珍惜。“他父亲去世早,自己在外地工作,把母亲一人留在农村不放心,于是我主动提出照顾婆婆。”当年9月,杨林玉把准婆婆接到华科,跟自己同住宿舍。陌生的环境,听不到家乡话……为了不让准婆婆感觉寂寞,杨林玉白天陪她晒太阳,晚上陪她拉家常,一日三餐都陪准婆婆一起吃。
华科女博士带着体弱多病的准婆婆上大学悉心照顾,看了这个新闻,笔者为之深深感动,认为这位女博士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获得深层次的尊重,建立爱的支持系统。女博士带着体弱多病的准婆婆上大学悉心照顾,这样的事例会感动准婆婆的家人及周围的人,她会为此而收获深层次的尊重,这样的婚姻充满感恩之美,生活将是幸福的。
二、知性的高处是亲和、向往完善。女博士是知识型人才,是知性型的女孩。当一个人的学术有了较高的人,他的性格会变得亲和,这是因为知识陶冶的作用。人有了知性,更会处理家庭关系,更会体恤他人。
三、建立家庭里爱的系统。孩子出生成长在一个尊重关爱老人的家庭环境,这样的环境更能培养孩子的爱心、体恤之心。这是因为家庭爱的系统对孩子长时间的渗透,孩子会把爱养成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