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农民干哪类职业最幸福

(2014-05-19 06:42:41)
标签:

吴永麟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湖北武汉发布我国首个“农民幸福指数”,经过数据的测算,作为我国人口最大基数的农民,幸福指数为0.5578(1为满值),属于中等水平。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认为,这源于务农农民主观上的幸福感,包括生活的乐观和内心的安宁满足。(《中国青年报》05-18)

 

据报载,调查把样本农民的职业分成务农、务工、做生意、教师及其他五类,务农农民的幸福指数最高,务工、教师及其他职业农民的幸福指数十分接近,而做生意农民的幸福指数居中。该报告来自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平台,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200多个村,调查了3648位农民,数据来源于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涵盖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幸福信心等方面,包括30项指标,其中受关注度最高的3项分别是:环境卫生、生活便利、社会平等。而作为传统观念里最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收入状况,在此次调查中排位相对靠后。

我国首个“农民幸福指数”报告出沪,调查把样本农民的职业分成务农、务工、做生意、教师及其他五类,务农农民的幸福指数最高,这反映了什么呢?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中国农民个体价值开始觉醒,反映出中国农民的进步面。据悉,民工潮之初,进城务工的农民告别了土地,开始在城市的全新生活,经济收入改善明显。但是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在外闯荡,眼界开阔,需求自然增加,在城市的相对落差变得明显,收入较低、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和社会保障不完善一一凸显其“过客”身份;而此时,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产的机械化和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大量的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务农农民的幸福感自然不断增强,“一增一减之间,折射中国社会特殊的时代变迁”。从上面的材料来看,进城务工的农民感到失落,有心理落差,这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外闯荡,眼界开阔,有了更多的需求,中国农民的个体价值开始觉醒,价值意识是一个人自立自强,自我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人获得成长,获得进步的动力。同时,大量的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农民的生活大大改善,让农民工有了幸福生活。

二、有一种幸福的智慧叫做简单、知足、节欲、少攀比。人见多识广是好事,但是人因为见多识广而无法返璞归真,变得贪婪无度是坏事。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过着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一个普通人偏偏要和别人比财富,比占有欲,造成身心失衡,执迷不悟,会痛苦一生。

乡村农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容易知足,对生活脚踏实地。他们对自己定下的人生角色,是一个农民的定位。他们不浮躁,不角色错位,不攀比,他们的生活返璞归真,拥有简单之快乐。笔者在此并不是主张要做农民生活才幸福,而是认为,善于返璞归真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因为生活返璞归真是许许多哲学家提倡的生活,这种生活拥有真善美,拥有简单,拥有放下面具的坦然与轻松,这样的状态最能疗养人的心灵,给人快乐与自由的生活。现代人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有许多人被物欲所异化,他们出现角色错位,找不到真正的自己,眼间有幸福他们忽略了,该珍惜的幸福他们抛弃了,我们需要扪心而问,我们是谁?我们的角色是什么?我们是否被自己建筑的保护外壳丧失了生活与爱的能力?农民或许在我们的印象中不聪明,但他们返璞归真的心态面对家人,面对生活,生活快乐与幸福,这肯定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如同一颗钻石埋在泥土里,许多人认为他是一块廉价的石头,幸福就这校错失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