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儿媳为寻婆婆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

标签:
吴永麟杂谈 |
分类: 评论天下 |
10月12日,一位来自周口、身患轻度脑萎缩的63岁老人在南阳路群办路口附近走失,这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找,使劲儿找。哪怕是力气耗干、倾家荡产,也要把妈妈找回来!”说这句话的人叫许翠,今年34岁,她是老人的二儿媳。这些天,她和家人拿着印制的55000张“寻人启事”跑遍了郑州的大街小巷,每到一处,她总是满眼热泪苦苦向路人哀求:“婆婆待我像亲生女儿一样,请帮我早点找到她……”(《郑州晚报》10月22日)
http://y3.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3/10/8e26f169aae811d9a5c9cddda50cf868.jpg
许翠在街头哭着向路人发放寻找婆婆的启事。
http://y0.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3/10/3ad5f1fdd1a87731c05e42b1e914bebb.jpg
一些私家车主跟随走失老人的亲人街头寻母。
http://y1.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3/10/2a1a228bae5eda3c8a6f3e00c4b91a35.jpg
这些私家车上贴上了寻人启事。
媳妇印制55000张传单寻婆婆,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看了这个新闻,笔者很受感动。“婆媳关系”是一个让人困扰的话题。但从此新闻里,让人看到的是人性的大美,感到天伦的温暖。从这个故事里,笔者想谈谈几点感悟。
一、婆婆是一位种植爱心的好“园丁”。如果把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比喻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那么,婆婆就是这个花园里的“园丁”。据悉,今年34岁的许翠于1999年结婚,由于出嫁时年纪较小,她一直都像婆婆捧在手心里的宝贝。“2008年之前,我一直跟着婆婆在老家住。做饭、看孩子,家里的活儿基本被她揽完了。婆婆性格特别好,这些年对我和嫂子比亲闺女还要亲。”回忆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许翠又一次想到了那件最揪心的事儿。从此可以看到,婆婆把年纪小的儿媳当宝贝来保护,对儿媳疼爱有加,如亲闺女一样看待。婆婆在儿媳的心里种下了爱心,种下了美德,在儿媳的心里培养了爱的能力。一个人是否是具有爱的能力,往往是在他在最弱小的时候,是需要爱的时候,给他爱的关怀,雪中送炭的爱,往往是最深刻最有能量的爱。
二、儿媳的感恩美会把家庭带进一个爱的磁场里。一个好女人造福三代,这位婆婆成功培养了儿媳的感恩心理。这是一种爱的复制,她的儿媳在今后会成为一位懂得爱的好儿媳,好母亲,还会成为好婆婆,好丈母娘。
万物都有因,万物都有果。“一个好女人造福三代”的因,会给一个家庭带来美好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