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代课女教师抱着学生午睡为何感人?

标签: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艾力希望小学代课老师刘花花杂谈 |
分类: 评论天下 |
乡村代课女教师抱着学生午睡为何感人?
作者:吴永麟
2012年5月18日,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艾力希望小学,代课老师刘花花抱着学前班两岁半的张仕豪,看着其他孩子们趴在桌子上午休。张仕豪是班上最小的孩子,开始时,刘花花将他放在长条凳子上睡觉,10多分钟后孩子哭闹,影响了其他孩子的休息,刘花花只好抱着他坐在教室的讲台。这所希望小学设置学前班到四年级的课程,共有60名左右学生,学校只有4名教师,其中代课教师2名,刘花花是其中一位,她现在负责学前班20名左右孩子的教学和生活,还要负责全校孩子的午餐。(《杭州日报》05月21日)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艾力希望小学,代课老师刘花花抱着学前班两岁半的张仕豪午睡,确是很感人!
刘花花只是一位代课教师。当前,代课教师的工资是很低的,也没有医保,她们是生活在贫困线上人群。然而,许多代课教师却能勤勤恳恳,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本新闻就是一个关于教师无私奉献的美丽故事。这个故事最美的地方就是一种母性之美,刘花花像是抱着自己的孩子午睡,是一种慈母之爱,一种温情之爱,一种朴素之爱,给人柔和、温婉、慈爱的母性之美。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对人的影响,人们愈来愈通过金钱多少来体现劳动的价值,付出劳动,就企求金钱来回报,爱变成一种自私与功利的商品。刘花花抱着学前班两岁半的张仕豪午睡,她体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无私,一种奉献,一种爱的朴素精神,这种朴素精神是没有功利、利用等没有过多附加值的爱。教育是一个种植的过程,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刘花花抱着学前班两岁半的张仕豪午睡,她种植在学生心里的,是一种博爱、一种真诚、一种慈爱、一种善美、一种无私,这些美好的东西会在学生的心成长,给人心灵美,思想美,精神美,将来会成为造福家庭、社会的美德。
刘花花的这种爱,是培养社会慈善家、爱心人士的一种爱,是一门关于爱的教育艺术,她会培养出许许多多的高尚和美好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