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大学生的精神“断乳”期晚

(2009-10-11 13:36:52)
标签:

应试教育

父母的爱

大学生

精神发育晚

杂谈

分类: 评论天下

为什么大学生的精神“断乳”期晚

 

作者:吴永麟

 

武汉理工大学的一位读研新生,因为父亲担心其不能独立面对生活,放弃了数千元月薪的岗位,跟学校协商好来学生宿舍做管理员,每月拿几百块钱工资,陪儿子读研。(《楚天都市报》10月11日)

 

 武汉理工大学的这位读研新生,需要父亲陪读,的确引发人们的深思。大学毕业了,并考上了研究生,本应是出类拔萃的精英人才了,他却需要父亲的陪读,这折射了当前大学生精神没“断奶”的问题。

 大学生曾经是社会的精神领袖,是天之娇子,他们独立、进取、自信,但为什么一位读研了的学生,精神发育会如此的不良,心理独立性如此的迟缓,大学生的领袖精神正在消失,他们的一些人变成让人怜悯的长不大的孩子。

 家长陪读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类见不鲜,这不是个别案例,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为此,我们不禁发问,为什么大学生的精神“断乳”期如此的迟缓?笔者认为主要有这两方面。

 一、学校缺乏精神独立的教育。学校的教育,素质教育只是一种口号,应试教育才是核心。学校单一地以升学率为追求目标,大搞应试教育,以考试卷面分数评价学生,以分数评定学生的优劣,忽视学生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多元需求与成长需要。试想一下,一个学校以应试教育为主,自然是对精神教育的忽视。课堂上,偏重于知识的的讲授,忽视精神的探讨,许多课堂因此失去思想的激情,失去思想振奋人心的欢呼。试想一下,在失去思想的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他们会有思想吗?一个人的独立的前提,就是有独立的思想,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根本。没有思想独立的意思,是大脑的一种贫穷,因为思想的贫穷而使人一无所有。

 二、家庭教育的溺爱或爱的残缺。弱爱是过度的爱,这种爱让人失去独立的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挫折的锻炼,缺失取得成功后的激励。在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没有面对失败的机会,无法参悟挫折的失落与学习失败的教训,没有经历痛苦就无法铸造坚强,同时,他们也没有成功的机会,因为一切事情都让父母来做,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不做事就不会取得事情的成功,没有成功的自豪感,更难以拥有成功过程的那一份感悟和经验。由于爱的缺残,造成爱的营养的不良,缺乏爱的孩子,他们的本身就会形成爱的饥饿心理,患上一种“爱的饥饿症”的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疾病会伴随他们走向成年,尽管他们都长大了,但他们一直渴望父母的爱,所以在爱的方面他们长不大。笔者见过一位由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男青年,他二十多岁,本应是一个独立的青年男人了,但他的母亲离开他时,他会恋恋不舍缠着母亲哭,像一位离不开母亲的小男孩。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这位男青年在幼年时代是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岁月里,父母的爱涉入不足,心理年龄滞后造成的。

 

 小便被罚2900元是敲诈还是惩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