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拜年习俗到底有哪些讲究?
文/乐奀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的传统由来已久。关于古人为什么要拜年,其中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年”兽每逢腊月三十晚上,看到人间热闹非凡,就会窜到村子里,吞噬牲畜和百姓。人们为了对付它,就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整个晚上都不能入睡。“年”兽在饱餐肉食之后,一般在天亮之后就回去了。这时候在家里憋屈了一晚上的人们,就会打开门,挨家挨户问个好,看看谁家有没有什么损失,相互作揖道喜,互相祝贺又躲过了“年”兽的迫害,可以有新的一年的平安。这就是“拜年”的由来。

那么咋们古人又是怎么拜年的呢?自古以来,拜年的习俗就分为两种:一种是向长辈叩岁的,叫拜年;另一种是平辈之间的相互道贺,称之为贺年。“拜年”的最初意思见《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载:“慧所以除旧布新也。”“慧”即扫帚的意思,本指扫除尘土,引申为过年时除却过去一年的晦气,迎来新年的好运。
另据考证,真正意义上的拜年始于宋朝(多以贺年的形式),盛行于明朝。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有古人贺年的记载:“正月朔日,为之元旦……士兵皆交相贺,民男女,亦皆鲜服往来拜节。”由此句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不仅士兵互拜,朝官也一样。他们不计相识与否,皆望门投帖,以示新春的祝贺。还有史籍记载,在宋代的上层社会中,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俩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
到了明朝,盛行的拜年习俗中,又有了新的花样,他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兼诗人文徵明在《贺年》诗中描述的是这样的情况:“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这里明朝人们所言的“谒”就是现在贺年卡的起源!
拜年中的“团拜”形式,大致出现在清朝。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到:“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连年谊,一敦乡情”。
(以上内容由博爱慎行-乐奀收集整理而成)
更多中国传统文化:
迎马年 品"马"的文化韵味
迎甲午马年 品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话说本命年的习俗文化
十二生肖的含义
蛇年品“蛇”的文化韵味 话说“迎春日”的传统习俗
春节习俗的历史溯源与文化考究 话说老北京是咋过年的?
话说“立春”的由来溯源与文化习俗
话说春节名称的历史演变过程
为什么年夜饭又叫团圆饭? 倒贴“福”字的由来传说
描写春节的古诗佳句16首 描写冬景的十首古诗佳句
关于压岁钱由来的历史文化探秘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命名的?
话说传奇而浪漫的元宵节
为什么女儿女婿不能在娘家过大年?
端午节习俗漫谈与诗词鉴赏 老北京是如何过端午节的?
文化趣谈:颇具特色的老北京中秋习俗 话说两宋时期的中秋节日盛况
七夕节: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情人节 清明节: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与诗词欣赏
中秋古诗佳句欣赏
有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古诗鉴赏 使用筷子的十二种忌讳
漫话吸烟传播史与中国烟文化 新春佳节话饮酒养生文化
文化趣谈:古人吃饭饮食的礼仪习俗 趣谈:麻将的起源探寻与文化内涵
文化趣谈:古人的姓氏与名字的由来 我国民间的五大兆喜之物
话说“江西老表”称呼的由来溯源 解读“至公博爱,畏天慎行”的含义
国人为什么崇尚红、黄二色? 古人为什么崇尚数字“九”
宝宝出生百日为什么叫百岁呢? “中华”由来溯源
从传统文化探数字“九”和“五”的寓意 感受“幸福”的古韵诗意
我国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坐北朝南? 话说中国历史上六个神奇预言话说古今中外“元旦”之含义差别 古代荒淫皇帝为满足私欲大搞裸浴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