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新版《红楼梦》遭恶评的惊天内幕
新版《红楼梦》开播以来恶评如潮,中国红学会理事、红学家邓遂夫先生为此撰文指出,李少红导演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少壮派导演,之所以执导了新版《红楼梦》后一下子变成观众群起而攻之的“弱智导演”,是因为她受到了自以为是的中国红学会的红学家学究、顾问们的学术霸权的挤压。因此,他呼吁,我们对新版《红楼梦》不满,千万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把什么都往李少红头上扣。(2010年9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新《红楼》五金钗白衫“枕头大战”(图片来自网络)
邓遂夫先生在文中披露说,新版《红楼梦》被归入某个重点项目中,而中国红学会拥有对这个剧目的决定权,剧本要让红学家审核,他们不通过就不给盖章,不盖章就没法开拍。所以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手法,新版《红楼梦》都受到红学家们的左右。比如剧中那么多的快进镜头,是因为很多镜头红学家们不让省略,而篇幅有限,只好快进;再比如广受诟病的画外音也是拍成之后,红学家们以忠于原著为由要求补加的。
如果邓先生所说属实,则红学家的手确实伸得太长了,以至于越过了学术与文艺之间的界限,成为艺术创作的掣肘力量。当然,拍《红楼梦》绕不开红学家们的学术意见,但学术意见只能作为一种外部顾问力量,起建议、审读、挑错、把关等作用,而不能成为一种说一不二的学术霸权,否则必然会严重干涉艺术创作,使其偏离艺术创作的规律。事实上,红学家们所坚称的“忠于原著”,已经在实际上对新版《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使其成为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图解《红楼梦》,不仅面目无趣,而且缺乏艺术的灵动与激情。
当然,这只是新版《红楼梦》遭到恶评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版《红楼梦》创作过程中资本强权的无孔不入。新版《红楼梦》的演员选择和表演堪称惨不忍睹。弱不禁风的宝钗、面如满月的黛玉、笑声瘆人的王熙凤、老态龙钟的王夫人、三角眼的贾母……这些与原著中人物相去甚远的演员形象及其或稚嫩或刻板或庸俗或洋派的表演,都令人非常不适应。
但在这些演员的选择上,导演李少红却也颇有苦衷。她承认“我确实没有全部选角色的权力”,必须留用早先投资方鼓噪的“红楼梦中人”选秀出来的这些演员。当初,胡玫导演为了遵从自己的内心和按艺术原则去拍摄《红楼梦》,拒绝她无法认可的选秀结果,结果与投资方分道扬镳。李少红接手《红楼梦》,意味着她在演员和角色安排上选择了与投资方的妥协。因此,新版《红楼梦》中所有演员形象与表演上的怪诞与不足,其实都与投资方的资本强权密切相关。
新版《红楼梦》正是在这种资本强权与学术霸权的双重挤压下“变形”的,成为一部被操纵的“提线木偶剧”,李少红导演要做的不过是“服从”而已,她的所有表演只是延续《大明宫词》的路子,在新版《红楼梦》中嫁接她的诗意影像表达手法。而即便是这一拿手绝活,也因为资本强权和学术霸权的存在,而变得不伦不类、生硬怪诞。
新版《红楼梦》的失败,不过再一次证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艺术创作必须遵从自己的内在规律,一个任由资本强权和学术霸权左右艺术创作的社会,是无法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经典的。只是,豪掷1亿多元人民币、折腾4年之久的新版《红楼梦》,最终只是带给我们这样一个浅显的教训,不能不说是个大悲哀。
(原文作者:卢荻秋,原题:资本强权与学术霸权挤压出的《红楼梦》,原文地址:http://news.sina.com.cn/pl/2010-09-15/064521104354.shtml)
盘点:16位当红女星的内衣秀(组图)
恋爱中的小女人--王络丹(组图)
七夕节重温刘德华生命中最重要6女人(组图)
试看明星情侣哪对最般配?(组图)
盘点:十大80后未婚超级女星的择偶观(图)
盘点:十大女星豪饮照(组图)
14对美女相似明星脸(组图)
娱乐圈10大堪称公主级的女明星(组图)
四大名著 四面镜子
靠明星脸快速上位的美女新星
喜迎八方来客,笑看百态人生
盘点中国传统文学之梦文化
从金陵十二钗判词释其最终归宿
《红楼梦》中提到的六种稀世珍宝
元宵灯谜欣赏--《红楼梦》丫鬟人名 元宵灯谜欣赏--《红楼梦》人名精选
我眼中的七位最美网络红人
我国古代美女十大诱人仪态
从服装服饰看人们的精神世界
气质是女人美的极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