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丽江东巴文大研古城纳西自由行旅游 |
分类: 行走江湖 |
东巴文纳西语为“斯究鲁究”,意为“木石上的痕迹”,纳西语称“东巴特额”
,意味东巴文字.是记录纳西语言的文字符号,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图画象形文字.有单字超过1400个,在结构上已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表现方法。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在古城里会有很多的东巴为游客展演东巴文,他们大多来自东巴教盛行的丽江山区,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享有盛名的东巴大师的后代,他们希望东巴文化能够对当前家乡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也许因为我是学教育专业,以前还当过老师的原因,我有意无意的关心起东巴文的教育情况,在一次出行的路途中我向带团的小导游19岁的阿木询问,他们是否认识东巴文,小的时候上学是否学过东巴文,得到的答案是:不认识,上学没学过.
虽然东巴文与现在我们使用的文字现代汉字相比,有着不流通,使用不便的缺点.但是东巴文字也是东巴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加以传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没有人能了解东巴文的含义了,又一种文化消失了.
晚上路过方国瑜小学时,看到门口墙壁上写的汉语和东巴文的对照标语,觉得很有趣.
方国瑜先生在开创云南民族史﹑地方史的教学与研究﹐发展统一战线﹐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于1983年去世.
古城内的指示牌都会有三种文字:汉字、东巴文、英文。
东巴文和汉文对照的《护水公约》。
我选取了一些简单常用的东巴文,供大家赏析.
前一篇:在丽江(七)---东巴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