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周走势及板块机会分析

(2008-07-26 15:03:28)
标签:

证券

股票

大盘

上影

油价

美国

   上周行情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符合当前“维稳”基调。从最近三周情况看,大盘处于“蓄势待发”和“引而不发”的阶段。仔细研究前面七周行情,七周的第一周是调控低开大幅下挫行情,这种行情后市必然需要一个稳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多种演绎可能:1、继续大幅下挫,不过由于前期股指已经下挫太多,这种下挫很难持续;2、急速反弹后继续下挫,这种行情一般出现在暴跌初期(6124后曾多次出现这种状况),在弱势态势下也很难出现;3、震荡下跌盘底。后面几周时间正是走的这种行情,大跌后的连续三周均是快速下跌再收回,雷声大、雨点小。自7月第二周开始,大盘开始出现反弹,但显然K线上的上影影响了上涨,大盘在后面均受制于此上影。不过投资者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三周的K线图底越盘越高,重心越来越向上。这种行情只有一种解释,内在做多动力在增强,受制于上影皆因各方面因素使得行情一方面受压制影响、一方面也引而不发。因此,趋势上笔者不能肯定下周一定能够确立,但犹如笔者周五的判断,周五下午到下周一绝对是一个突破的时机,笔者当时给出的判断也是截至到周一收盘有效,如到时没有突破则重新判断市场。

    对于下周走势,笔者以为两种可能:一、出现红周一,在上半周完成大盘的突破。二、周一仍受压制,在周二周三接受调整考验,下半周走好。从心理上来说笔者更倾向于前者,后者则是存在演变的可能性。因此操作上笔者认为若突破在放量突破后加仓合适,另外若出现调整在控制仓位的情况下逢低建仓也是应对策略。笔者在之前曾经对在周五早盘中曾经描述过中期趋势行情的技术解读(文章链接:《7.25早盘:技术解读中期后市》),这种中期技术趋势的变化笔者个人认为有效,因此投资者应该对此给予重视。不过补充一点,就是月MACD的BAR由于还没到月末,绿柱最终放长还是缩短需要到月底收盘确认。如果缩短大盘反弹时间可能会久一些,如果继续放长反弹时间久会短一些。

    从技术上说,周五K线仍然收在了5日线上方,大盘仍保持了多头态势。从技术上说,上周四已经完全具备了突破的所有条件,但由于美股的暴跌才导致大盘出现调整。但调整并未改变短期欲突破的趋势,五日线保住了。而美股在周五出现了上涨。更值得一提的是油价继续回落,如果笔者猜测没错油价将继续回落,这是由于美国政体决定的,为了赢得选票共和党一定会促使油价适当下跌。这样对世界金融市场都是一个缓和,当然也包括A股市场。

    周末,胡总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有“引导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容”。这是在关键时刻最高层的信息。相关部门在时隔一周后再次对热点问题进行解释,这是一种舆论引导的躁动。在笔者看来,这是在未某种安排作前奏工作,也是“维稳”的政策所在。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税收改革,这是事关经济全局的大势,对股市影响可想而知。从趋势上看,税改将使得地方财政获得的分配收入增加,那么通过各种费以及卖地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权重就会减弱,那就有可能意味着房价的继续下行。另外,关于宏调减税的呼声很强,笔者个人认为减税是当前最好的调控方式。原因很简单,因为通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油价上涨和美元贬值造成的输入性通胀,那么货币政策就不是宏调的最佳良药。对企业来说,减税是帮助他们过冬的最好策略。近期,由于美国大选原因,油价有望继续走低,这就对CPI上涨压力稍有缓解。所以,减税政策若出台对股市是大利好。另外,个税起征点可能提高到3500圆的消息也是利好。这将有利于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应的对板块受益个股也会有利。

    值得关注板块机会:

    一、受益油价回落板块:航空航运以及汽车板块都将受益,这种个股跌幅普遍较大,应该会迎来短线阶段性机会。

    二、医药板块:这个板块是机构一直看好的板块,由于它不受宏调和油价上涨这种宏观面的影响,加上还有医改概念,是机构认为最安全的板块之一。值得关注。

    三、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板块最近机构增仓较为明显,值得关注。

    四、奥运板块:奥运要来了,奥运板块应该会迎来波段性机会。

    五、图形向好的个股,那种前期大幅下跌,逐渐稳健、小幅盘出底部的个股值得关注。这种股的特点都是比大盘整体要好,但又好不太多,底部有所放量但又不是很大。这种股一旦爆发就有快速拉升可能。

    好戏就要登场了,投资者应该打起精神了。对于这波行情到来投资者一定要注意机会的把握,尽量多赚回一些,然后在合适的时候暂时离开。牛市行情已去,熊市行情里只能抓阶段性机会,机会过去就要出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