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时候去三亚住了半个月,深度自助游加美食diy,神仙一样的日子把人给彻底过懒了。回来以后分外不适应北京的快节奏,这种懒洋洋的情绪一直拖到今天。 下面的文字是我刚到三亚的时候写的,当作一种回忆吧。
(2008年8月25日)
真正计划不如变化。睡到自然醒的时候已近中午。发现是个有风的阴天,分外凉爽。早饭做了煎蛋、煎火腿、吐司。冲上杯椰子咖啡,趴在阳台上边喝边看风景,层层乌云压下来,眼看着要下雨。我还没见过雨里的大海呢,挺高兴看着大海、远山渐渐隐没在倾盘大雨里。阳台被洗刷得光亮如镜。雨后看去好看一切都变得轮廓越发清晰起来。已是下午了。




不能免俗,在离住处最近的第三市场买了双红色的咚咚鞋,12块钱。当时就换上了,真轻巧。可能是因为下雨,第三市场除了简单的蔬菜真没什么可买的。回民小姑娘漂亮的。


满大街的槟榔摊

长成这样怪怪的丝瓜,我还看到一种是象小枕头一样大的丝瓜,据说是拿来煲汤的。

海南回民真多,他们女孩子的头巾也都很精致,没看到有卖的。

老太太卖的是做凉茶的各种新鲜药材

我们不甘心,又坐7路车去了大名鼎鼎的第一市场。果然是人声鼎沸,各式蔬菜、海鲜、肉类、水果,让人眼花缭乱。任何喜欢做饭的人到这儿保证兴奋无比、磨拳擦掌。

海胆,有人买回去养着玩。 一般是拿来蒸鸡蛋羹。

我这儿正跟人打听那漂亮的粉色鱼儿如何料理,老公那边在另的摊位已经拎出一条来。这鱼侧面从头到尾有条黄色的横纹,问他是什么鱼,他说他也不知道。不知道就买?晕死我算了!


老公说那家摊位鱼一看就知道是一网打上来没分类就直接卖的,客人特别多。他就挑了这条眼生的,老板忙得都顾不上告诉他是什么品种。这条无名鱼15块一斤。回去红烧试试吧。顺便又买了同样没听懂是什么名字的蛤,反正摊主说可以炝炒、可以白焯。
水果多得更不用说了,要想每个品种都买回来显然得有把自己撑死的决心。品种多倒在其次,主要是新鲜。红毛丹8块/斤,肉Q味浓,深得我心。青柠檬我买了5只才两块钱。他对当地的青木瓜(1.5/斤)赞不绝口“真甜、真好吃”听得我腻死了。我们决定以后每次买菜都来这里。

为了不耽误看奥运会闭幕式,他早早下厨包办晚餐,我在边上打下手。头回用电磁炉做饭。晚饭如下:红烧无名鱼、白灼无名蛒、水煮毛豆、蒜蓉西兰花。他喝点儿小酒,我喝雪碧加绿柠檬片。无名鱼的肉真厚,一根小刺都没有。味道全都炖进去了,很好吃。饭后水果是木瓜、红毛丹、杨桃。


酸甜清爽的青柠檬雪碧

饭后水果大餐

日子过得都胡图了,以为明天要去拍写真。大晚上的才明白过来,后天才是拍的日子。那明天干嘛呢?他说去大东海游泳,这可不行。还没拍照片先晒成了黑姑娘咋整。忍!明天还是先去网吧找找好吃的馆子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