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行走游记 |


常听人说,去柬埔寨旅游就是冲着小吴哥去的。这话不假,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的其实是指以小吴哥为代表的吴哥窟建筑群。此番前往,心里总惦记着这座高棉有史以来最宏伟的都城,急切地想走近她,零距离地努力读懂,这个耗时400年建成却因帝国衰落而荒芜在热带雨林中,守望千年之后仅用了不到百年的时间便被游客热捧为东方四大奇迹之首的丰富内涵和神话传奇。
公元1112年至1152年,苏鲁亚巴尔曼 (Surayavarman)二世国王,俗称“太阳王”,建了高棉有史以来最伟壮的都城“吴哥窟
Angkor
Wat”,意为王者之庙,其中央有一座圣山和筑于其上的庙殿,供奉着护卫吴哥王朝的毗湿奴神(Vishnu),毗湿奴神属印度教的保护神,庙中雕刻亦以印度神祇为内容,故吴哥时期,应是婆罗门教寺院。




也有的学者说,小吴哥并非为佛教建立的殿堂,而是为真腊国王建造陵墓。由于他信仰佛教,所以陵墓的建筑风格带有高棉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色彩。吴哥寺的堂、佛塔及其附属建筑之间均有阶梯、扶栏、柱廊相连。整个石窟有佛像、莲花及其他人物1800多件,是东南亚主要的佛教圣地。与中国的长城、印尼的婆罗浮屠、印度的桑吉大塔被称为东方四大奇迹。
吴哥寺又称小吴哥,又叫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筑,因此“吴哥窟”也被作为整个古迹群的总称。吴哥寺位于"暹粒"以北约6公里处,长1.5公里,宽1.3公里,因占地面积比吴哥通王城城小得多,俗称小吴哥。小吴哥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是高棉时代古典建筑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它创立于12世纪中期,为供奉印度教毗湿奴神所建,13世纪后期,变成佛教寺庙。
吴哥寺由东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两翼),西参道、正门、三重回廊及以主殿中央尖塔为中心的五座尖塔所构成。笔直耸立的尖塔顶部殿堂据说代表“天堂”,台阶陡而滑,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让信徒在攀爬过程中体会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
吴哥寺装饰浮雕丰富多彩,刻于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的,令人目不暇接。最常见到的是整墙的仙女浮雕,面带微笑,头戴花饰,端庄秀丽。浮雕题材主要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东墙是“乳海翻腾”的传说,叙述毗湿奴的故事,北墙是毗湿奴同天魔作战的故事,西墙是“神猴助战”,南墙则是高棉人与入侵者的战斗情景。
小吴哥窟的壁雕,越上层地位越高,中层为达官显贵,下层则为平民百姓,有些壁雕还刻划出小孩出生,出征时的小步前进,胜利归国则迈开步伐的种种写照。






这里是不少影视作品的外景地,这不,同行的小俩口在电影《花样年华》中
梁朝伟和张曼玉坐过的地方摆POSE




来自广州的美女成为景区一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