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孙永杰
孙永杰 新浪个人认证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3683积分
  • 博客访问:54,879
  • 关注人气:9,055
  • 获赠金笔:4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杀入500强:联想PC挑战尤存

(2008-07-15 08:35:47)
标签:

acer

pc

thinkpad

500强

欧洲

it

杀入500强:联想PC挑战尤存

 

    继联想四年前并购IBM PCD而引起业界的轰动之后,近日,联想再次成为了业界关注和议论的焦点。原因是联想在美国《财富》杂志网站公布的2008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联想集团以年度总营业额167.88亿美元的业绩,排名世界500强第499位,这是联想集团自并购IBM PCD四年后首次加入全球五百强企业排行榜。对此,业内和媒体给与了高度的评价。笔者认为,联想作为中国的企业首次进入500强,可喜可贺,但在欢喜的同时,如果把联想放到自己主营的PC业务和市场中,联想的挑战依旧存在。

 

    首先笔者认为,如果单从全球500强的排名看,联想仅仅以499名的排名可以说是勉强挤进了500强。与同样进入500强,在当今PC市场排名前两位的惠普和戴尔相比,仅从收入看(500强是以收入作为排名的标准),联想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在此次的500强排名中,与联想类似以PC为主业的戴尔公司的收入为611.33亿美元,排名106位,其营业收入是联想的3.64倍,作为横刀夺走联想全球PC市场季军位置的ACER,尽管未能进入全球500强,但从其2007年的收入看,也已经达到了160亿美元,而且此收入仅包括收购而来的Gateway,今年收购的欧洲PC制造商Packard Bell的营收并未计算在内。

 

    第二从区域市场的占有率看,鉴于美国的次信贷危机,作为美国本土厂商的惠普、戴尔等纷纷将在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作为新的增长点。从目前惠普和戴尔PC的区域市场看,其收入的一半以上已经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与之相比,联想作为国际化的企业,本土的中国市场依旧是其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联想国际化的大本营和支柱。但惠普、戴尔和ACER将中国市场作为新的增长点的战略已经给联想中国的大本营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这从目前联想在中国PC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得到了证明。

 

    与惠普、戴尔和ACER相比,联想在美洲和欧洲的PC市场却是远未有国外厂商在中国市场的冲力,这也导致了联想在2007/08财年第四季度的美洲市场的出货量仅有9%的增长,不但在2007/08财年首次低于自己前三个季度两位数的增长,更远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Acer在美洲市场的增长。而在欧洲PC市场,联想的销售额非但没有随着出货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这说明联想是不得不以价格战和牺牲利润来换取欧洲区PC市场出货量的增长。在海外市场进展迟缓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再遇威胁,足以引起联想的警惕。

 

    第三从全球PC市场的增长看,虽然联想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与排名前三甲的惠普、戴尔和Acer相比,其增长的幅度并不显著。从过去的一年看,鉴于整体PC市场大势的看好,惠普、戴尔和Acer都保持了高于全球PC市场的平均增长率,除了目前已经排名老大的惠普与联想的增长率基本上持平外,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戴尔和Acer的增长率都超过了联想,尤其是Acer的增长速度更是超过了联想至少2倍以上。鉴于目前联想在全球PC市场第四名的排位,如果增长速度没有大幅提升的话,其进入三甲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其与前三甲之间的距离有可能会被逐步拉大。

 

    第四从创新和产品的角度看,联想在并购IBM PCD之后的近四年间,对于当年IBM旗下的ThinkPad的创新并不充分,除了今年发布ThinkPad X300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外,并未有值得业内称道的实质性的创新。但令人担心的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联想在并购IBM PCD的近四年间仍旧以Think系列在攻打海外市场,期间仅仅推出了一款自家的Lenovo3000,这一方面说明联想对于Think的过分依赖,同时反映出联想对于自身品牌和产品在海外市场拓展信心的不足。

 

    也许正是在海外市场过分依赖Think系列(主要是商用PC市场),使得联想对于笔记本日趋时尚和消费化的趋势认识迟缓,在惠普和戴尔纷纷推出消费品牌之后,联想在去年年底才发布了针对消费市场的IdeaPad和IdeaCenter品牌和产品,已经失去先机的联想,其IdeaPad的品牌推广和效果充满变数。与此同时,联想还要面对新的IdeaPad和原有的联想产品品牌之间的划分问题。引起笔者关注的是,近日,联想又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了针对学生消费群体的ThinkPad学生机和面向中小企业的ThinkPad SL系列产品。此番联想将ThinkPad定位下移的做法令人费解。笔者认为,这是否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上面所说的联想在国内市场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惠普和戴尔等厂商的压力,同时有可能说明在品牌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联想自家产品的竞争力正在下降。

 

    第五从并购战略上,联想表现出不成熟的一面。去年高调并购欧洲PC厂商Packard Bell的失利足以引起联想冷静的思考。据称,联想在被ACER夺去全球PC市场老三位置之后,又希望以并购加速自己进军海外PC市场的步伐。但笔者认为,从目前的PC市场看,并购的选择应该更加的慎重。原因很简单,在并购IBM PCD之后的四年,整合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换言之,联想对于IBM PCD的整合并未完成,联想还是应该集中精力在目前对于IBM PCD的整合上,如果这时再选择并购,或者选错并购对象的话,对于联想非但不会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反而会成为联想的拖累。

 

    当业内和媒体为联想进入全球500强企业而欢呼的时候,联想在PC市场面临的挑战依旧存在,所谓冷暖自知。如何正视和迎接这些挑战才是真正500强企业应该具有的功力,也是联想国际化持续的关键。

阅读(3310)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