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住房保障覆盖“夹心层”弊大于利

(2008-01-24 22:47:02)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夹心层

房产

分类: 地产评论
          政府住房保障覆盖“夹心层”弊大于利
 
    政府部门应该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扎扎实实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特别是在增加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比例上多花功夫,实实在在的为广大低收入人群多做实事。作为国家财政政策就是要重视解决民生地产的问题,财政支出要重点向低收入人群倾斜。 成为一个社会的中产阶层就应该有能力通过进入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政府为中产阶层通过住房保障来解决住房问题,表面上好看,也很重听。而实际上是弊大于利。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日前指出,2008年,在房价较高、涨幅较快的大中城市,应努力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这意味着国家的住房保障已经覆盖到了夹心层。虽然这样措施的出台会帮助一部分确实需要政府扶持的中产阶层解决住房问题,但是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此次政策的真正实行弊大于利。
 
    中产阶层之所以称之为中产阶层是无论在经济收入上、社会贡献上、还是个人素质上都是社会的最坚实、最基础的群体。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最大动力。随着中国的城镇化的加速,中产阶层在城市各阶层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中国会逐渐进入一个“纺锤形”的社会。相比于低收入阶层,中产阶层可持续发展空间大、赚钱能力也比较强,同时由于他们的个人素质和知识结构都比较高,他们学习能力和理财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抗击通胀风险能力也比较强。无论是在创造能力还是在消费能力上,他们都是中坚力量。
 
    先不说政府能否优先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如果这个目标实现的话,政府住房保障覆盖中产阶层,从表面上看,政府的住房保障体系得到了全面的覆盖,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措施,但是大部分中产阶级都指望政府的住房保障,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取得更大的成功来进入商品房市场购房。对于房地产市场和社会进步是个巨大的弊端。一方面,商品房市场如果失去了中产阶层来购买,基本上就是一个一条腿的市场,房地产市场发展无法健康,另一方面,中产阶层没有了相对更大的激励机制和压力,产生惰性。极大抑制了社会财富和社会的前进。当然不能否认细分中产阶层还是需要政府扶持解决住房问题。
 
    其实,如此大包大揽地为中产阶层解决住房问题,还不如在社会上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提供多渠道的成功通道、鼓励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为自己取得相应的物质收入。政府同时要建立多种理财渠道和提供更多的理财产品,让中产阶层通过理财能取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在企业和公司里,也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升迁制度,提高工资收入和加强保障体系的建立。只要这些做好了,既保持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前进活力,又使大部分中产阶层进入商品房市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成为一个社会的中产阶层就应该有能力通过进入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政府为中产阶层通过住房保障来解决住房问题,表面上好看,也很重听。而实际上是弊大于利。如果政府真正能为中产阶层的建立好完善的成功通道和外部环境,中产阶层的住房问题不需要政府来担心,否则,他们就已经沦为了低收入群体。
    
 

精彩推荐:

   骂的最凶的人,其实是最想买房的

  民工二代的危机 忌恨城市厌恶农村

   印度洋日落的男欢女乐(组图)

   让汽车远离人类的地方(图片)

  珀斯—也许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

  女人四十  魅力依旧

  今天你亚偷情了吗?

  男人在雄心勃勃背后的弱性

  我在33度高温里聆听新年钟声

  从对红房子的崇拜到对西餐的反感

  房产中介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

  地产市场将成为开发商的墓地?

  论房价涨跌,谁的嘴最大

  春节前买房是最佳时机

  房价调控失利其内在因素揭秘

  五年内 自住型买房越早越好

  一线城市的房市比较及其走向预测

  澳洲买房不懂规矩可要赔死你

  上海年薪16万为什么不敢贷款买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