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越楚
越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740
  • 关注人气:178,0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忽悠”赵本山不敢PK庄周

(2007-08-25 05:39:00)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人文雅趣

忽悠

越楚

博游八极

文化博客

锐博客

(新浪博客首页、锐博客首页推荐)

《人文雅趣》(38)

论“忽悠”赵本山不敢PK庄周

文/越 

论“忽悠”赵本山不敢PK庄周   论“忽悠”赵本山不敢PK庄周

                  本山论“忽悠”,您是“祖师爷”。

                  庄周本山老棣,学点“道”再“忽悠”吧!

    自打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红遍大江南北后,“忽悠”一词便很快流行开了,着实火了一把。“本山大叔”又有了一个“赵大忽悠”的外号。

    但若论“忽悠 ,赵本山实在不敢PK庄周。

    赵本山只能“忽悠”着把拐、轮椅、车卖给范伟,而庄周可以睡着时把自己“忽悠”成蝴蝶,一觉醒来又把蝴蝶“忽悠”成庄周。赵本山在庄周面前可谓小巫见大巫,而且甚至有人提出“忽悠”一词也可能最早是庄周“忽悠”出来的。

    上篇《庄周是先秦最杰出的散文家》中曾提到,《庄子》中内篇七篇系庄周自撰,这已成定论。有趣的是《庄子·内篇·应帝王》中确有一个与“忽悠”一词非常相近或者说纯属巧合的典故。此篇最后一节的原文是:

   

    南海之帝为倏(音:梳,极快之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说的是“倏”与“忽”为报答“浑沌”之恩情,便“忽悠”那“浑沌”,说是帮他凿耳鼻眼等七窍。于是就一天凿一窍,凿到第七天,这“混沌”就被“倏”与“忽”凿死了。

    庄周能把一个大活人在七天之内“忽悠”死,这是赵本山可企而不可及的。

    典故中的“倏”与“悠”形似,常与“忽”联用为“倏忽”,意思同于“忽然”。于是,有人便想当然地把这则典故中的“倏”改为“悠”,说这是“忽悠”一词的出处。

    窃以为,这应该不足证信,二者属于巧合。但就《庄子》中诸多典故的丰富想象力与情节的如诗若画而言,庄周不愧为忽悠之大师,本山兄应该拜他为“祖师爷”。

   “庄梦蝶”“倏”“悠”合谋“忽悠”死“混沌”,再让人与鱼对话,河与海交谈……庄周的“小品”历经两千多年仍耐人咀嚼,而且是常看常新。

    在《庄子》中,庄周还邀请各种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山川河海、骷髅鬼魂,甚至人的影子,一起参加一场空前绝后的哲学大忽悠盛宴!庄周就像《圣经》里创世纪的上帝一样,想让谁说话,谁就能说话。他用一个个奇思妙想的寓言,架构出了一座美丽的海市蜃楼,那思想的美景既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既呼之欲出又飘渺无踪。让人虽然真真切切地明白那是虚幻,却又欲罢不能地沉迷!

    但庄周之“忽悠”,确实“忽悠”出一个个深邃之哲理,“忽悠”出一个个让后世千诠万释之“道”。当然,这是后话。

    故建议本山兄再创作小品时,多看看《庄子》,也许会有所裨益。

 

(赵本山漫画系张砚钧所作,在此谨表谢意!)

 

关注下篇 

?/P>

 

 

(敬请关注博文精华)

中国历代美女排行榜(组图)           陈世美果真抛弃过秦香莲吗

朱熹曾诱引二尼姑为宠妾吗?           “性感尤物”夏姬的风流艳事

中国民间独特奇异的婚恋习俗           绍兴师爷真是“狗头军师”吗

皇帝“乱伦”与唐朝的性开放           诗仙李白毕生的最大遗憾

屈原是楚国首席“大巫师”吗           九头鸟何以千古骂名滚滚

楚国曾是世界“第一大国”             张之洞是“负债经营的祖宗”

让“龟蛇锁江”原本为讨好朱棣         老汉口拆白党行骗 

武当山金顶竟是一幅“玄武”图         晚清奇人梁鼎芬的宦海沉浮

武当“真武神像”到底象“谁”?       历史真实丐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