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捷克伏尔塔瓦河布拉格斯美塔那查理大桥 |
分类: 欧洲纵横 |
我一直以为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定要有一条美丽的河流穿城而过,穿流而过的河水带给城市的不仅仅是美丽和富饶,更重要的是她带给城市的那份灵动。一座城市若能有条美丽的河流蜿蜒其中就如同为这座城注入了灵魂因而愈发的生动与鲜活。有伏尔塔瓦河(Vltava)流经的布拉格便是如此,伏尔塔瓦河就是布拉格的灵魂,不能想象没有了灵魂的布拉格将会是何等模样?
到达布拉格已是晚上,然而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出酒店来到查理大桥(Charles),静静的站在查理大桥上向外望去,两岸的灯火勾勒出布拉格曼妙的身姿,黑暗中虽看不清桥下伏尔塔瓦河的河水,但是闭上眼睛我却深深感受到了伏尔塔瓦河婉约流过的气息。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也是捷克最大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波希米亚森林,向北流经南波西米亚州,中波西米亚州和首都布拉格,在Mělník注入易北河,全长430公里。沃尔塔瓦河畔的布拉格,是世间最美的城市之一。横跨在河上有十几座古老和现代化的大桥,雄伟壮观,这些大桥将城市两部分协调巧妙地联为一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有着四百年历史的查理大桥。
7世纪时即已具有城市雏形的布拉格,沿着伏尔塔瓦河两岸建立村落、扩展城市范围。到了13、14世纪时布拉格已经发展成一座兴盛繁荣的大都会。建于1170年身负联络河两岸重责的老石桥已不敷使用,于是当时在位的帝王查理四世下令建一座长516公尺宽9.5公尺的新石桥以及桥头的两个塔楼。由于桥身完全以砂岩块铺设,因此伏尔塔瓦河上新添的这座石桥就简单明了的被命名为“石桥”,直到1870年以后才更名为查理大桥。
在布拉格短短的几天里我每天至少来两次查理大桥,迷雾中的清晨、艳阳的午后、抑或曼妙的夜色中,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发现,每一次会愈发的喜欢这座美丽的大桥。一开始走在桥上最吸引我的是沿着大桥两侧的雕塑。我不认识宗教故事里的人物,也不清楚每一个雕像代表的意义,然而这多达36个以宗教为主题的雕像使查理大桥充满了庄严的气势。随后吸引我的是桥上一个个小摊贩,大桥上一字排开的摊贩多以销售各式各样以布拉格为主题的画作和摄影作品为主,还有一些贩卖发夹、头饰、烛台等纪念品的摊子,另外就是些现场为人画像的街头画家的摊位,一个个逛过去就像走进了一个热闹的集市看得人满心欢喜。 逛累了,眼睛自然而然就飘向了远处,飘到了伏尔塔瓦河上。相较于桥身上旅人的喧嚣热闹,伏尔塔瓦河显得沉默安静,偶有有船只滑过或飞鸟掠过,但还是觉得这伏尔塔瓦河有一种静止而置身世外的气质,突然感觉这份闲淡的气质恰巧跟桥身上小摊主们一样,不管旅人们多么兴奋聒噪,但摊子后面的人却几乎都挂着一脸事不干己的淡陌,好象他并不是在卖东西只是恰好坐在摊子后面而已。但是这么说也不完全准确,因为那些卖艺人,乐队或者歌者一下子又为查理大桥注入了欢快的气氛,在桥下滚滚流过的伏尔塔瓦河的衬托下演奏出多彩的乐章。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那首著名的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捷克著名作曲家斯梅塔那怀着对祖国真挚深切的厚爱,用五年的时间于1874年12月完成了这部惊世巨作——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而其中《伏尔塔瓦河》则是整个交响套曲中最动人的一节。这首著名的交响乐章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斯美塔那曾为交响曲《伏尔塔瓦河》写了如下文字:
“……两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伏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音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在月光下水仙女们唱着蛊惑人心的歌曲,在它的波浪上嬉游。
……伏尔塔瓦河从斯维特扬峡谷的激流中冲出,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在美丽的布拉格的近旁,它的河床更加宽阔,带着涛涛的波浪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的旁边流过……”。
从来没有一首曲子像这样细腻的描写一条河流,它让捷克人引以为傲的伏尔塔瓦河更富灵性。
您现在听到的就是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伴着这优美的旋律让我们来欣赏这美丽的伏尔塔瓦河,这神圣的查理大桥吧!

















十年之后,纳粹占领捷克。卡夫卡的所有作品都成了畅销书。


这是位于当代艺术馆门外的“尿尿”男人像,他们脚下的河是布拉格地图。
David Cerny是一个捷克雕塑家,他自己说“尿尿”应该正名叫《溪流》。雕塑中两个男人的“尿液”洒满了整个捷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暗示呢?

雕塑做的异常逼真,当他们尿的过程中小弟弟可以上下左右晃动,,由微处理器控制的上半身也跟着转动。然而这件作品还不仅仅像你看到的这么简单,两个尿尿男人可以通过活动身体位置把一个个字母尿在水池上,就像在写字一样。你甚至可以发短信给他们,他们就会帮你在水池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把你的短信尿出来……
对了,短信号码就标示在《尿尿》雕塑旁边,记得下次来的时候别忘了试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