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太效应”让中小开发商濒临绝境

(2007-10-30 07:26:22)
标签:

房产/置业

房地产

新政

马太效应

中小企业

绝境

徽湖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夺过来”。自从有了人类,这句话无时不刻的存在于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当中,强者恒强、弱者愈弱,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核心要旨所在。

 

  07年进入尾声,房地产行业“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03年以来,国家持续实施紧缩土地和资金两大闸门,随着土地市场逐步成为地产资本的竞逐地,开发商逐步分化成垄断型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两大阵营。

 

  在资本市场上,那些垄断型大企业享受着流动性过剩的果实,他们不仅能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获得数十亿的资金或上百亿的银行贷款授信。更重要的是在股票市场,因为长期牛市的支撑,可以在短期内以超高的市盈利融得十亿百亿的资金。同时,他们也可以利用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的机会,以股权合作、举债等方式获取大额境外资金。这些地产大鳄们在收获大笔资金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在“得土地者得房地产天下”的时代,抢地风潮席卷全国,“天价地王”频频出现。

 

  而中小开发商则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即不是银行的宠儿,也不是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在外资眼中,更不是理想的合作对象。眼看全国各大核心城市的黄金地块被别人一口口的“侵吞”。中小开发商们只能仰天长叹,天不助我了。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开发商普遍面临的尴尬境地是:融资难,缺少资金使拿地更难,大部分此类开发商紧握手中仅剩的一点“余粮”苦苦支撑。至于明天怎么样,他们看不到未来。

 

  笔者在深圳认识一位开发商老总,这位老总的一番话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中小开发商的心声:“在06年以前,国家对土地和金融政策控制不紧的时候,我们这些中小型开发商还可以靠走内部关系,拿到一些土地资源和资金。但是进入07年以来,随着土地闸门的进一步紧缩,现在的土地全部被万科、金地、富力这样的大公司拿走了。在土地资源争夺上,基本上没有我们的什么戏了,如果我们逞强争夺天价地,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只有死路一条。以前是别人吃肉,我们喝汤。现在看来,我们连喝汤的机会也没有了”。

 

  为了避免被市场迅速“扫地”出门,大部分中小开发商被迫采取捂盘惜售的策略,多活一天是一天。如果说大开发商采取囤地、惜售是为了扩大规模,加速扩张,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润,相比中小开发商采取这种行为,实属无奈之举。

 

  在“马太效应”的显著性日益加强的今天,摆在中小开发商面前的出路似乎只有两条:一是自己手中的“余粮”消耗殆尽后转投其他行业进行发展;二是逃离根据地,去低一级的三线、四线城市另寻发展空间。是涉足其他产业还是进军新城市?如果转行如何转?如果转投新城拿地,又去那里拿?如何获取好项目获取高回报,都是中小开发商现在就要着手去思考的问题,必须认清形势,把握自己,在市场的加速动荡中深耕某一领域,中小开发商依然可以很好的获取一片属于自己的明朗天空。否则如果选择消极等待,那么等待的将是被市场无情“清洗”的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