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产品标准化的五个认识误区

(2012-08-29 09:51:31)
标签:

房地产产品标准化

房地产产品系列

房地产产品线

创新产品

产品标准

对产品标准化的五个认识误区

1、认为产品标准化难以体现项目特色,是对客户不负责任,与创新精神相悖。

许多房企,特别是中小型房企普遍有这种认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或许对产品标准化的概念认识不足。按照产品的成熟度划分,房地产企业(无论大小)的产品可分为创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企业除了应具有一定的产品创新能力,更要有产品转化能力,即把创新产品转化为成熟产品,再把成熟产品转化为标准化产品。很难想象,没有企业会愚蠢到把不成熟的创新产品进行标准化复制。成熟的标准化产品才是对客户的真正负责,而且与创新是一脉相承的。反之,向客户提供不成熟的创新产品,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实践中未必能赢得客户满意。正所谓,创新是把双刃剑,既可能伤及自己,也可能伤及客户。认为产品标准化是对客户不负责任、与创新精神相悖的企业,更可能是因为企业规模小、项目数量少的一种无奈托辞。但是,如果不走标准化之路,又怎能做大做强呢?

2、认为产品标准化适用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还不具备条件。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能对房地产产品的理解过于宏观,甚至等同于项目了。即使是只有一个项目的小企业,试问,如果项目中有一个特别畅销的户型,如果有一种极具美感的景观步道,是否可能考虑把他们转化为标准化设计再应用到今后的项目中去呢?显然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

其实,绝大多数项目都是由多种产品组成的。比如,一项目中包括洋房、小高层、高层,甚至还有酒店、购物中心等多种产品。同类房地产项目,在业内通常称为产品系列,如“恒大·绿洲系列”,“华润·橡树湾系列”。项目中的某种产品(如限高100米的高层住宅)如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可以应用到其他项目中,可称为产品线。产品线下,每一套可独立销售的房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类似道理,大门、围墙、会所、步道等,都可视为独立的产品。房地产项目就是由不同产品线及不同产品等元素组成的综合体。

对中小企业而言,很多项目元素(产品线和产品)都是可以标准化的,只不过标准化程度(标准化率)可能比不上大企业高。事实证明,推行标准化确确实实能提高项目的周转率和杠杆率。反之,开发效率,特别是项目前期阶段的效率会较低,最终结算后的项目投资收益率及年化收益率也会较低。是否推行标准化开发,与企业规模大小、项目数量多少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认识问题,而根本问题是怎么才能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高溢价意味着高利润,但高利润不等于高收益。投资收益率是利润率、周转率和杠杆率三者连乘,“三率高”才是真的高。

3、认为产品标准化就是简单地复制。

复制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产品已经比较成熟,而且颇受客户喜欢。那么,企业就可以把这个产品(可能是一种户型,也可能是一栋楼)的设计图,转化为标准图。在房地产业内,人们对标准化蓝图有一个通俗的称呼:白图。“白图”是可以重复应用其他项目中的。白图越多,说明企业的标准库越丰富,产品线的标准化率也就越高。某一产品线可复制的标准化比例就是产品线的标准化率。我们通常所说的复制,其实就是同一产品线下标准化产品的复制,而不是整个项目的简单的复制。房地产的区域差异性决定了不可能实现项目的整体复制(标准化率100%),只能是产品线部分要素或部分产品的复制。

4、认为产品标准就是设计标准。

一条产品线要称得上标准化产品线,首要前提是实现设计标准化。但要实现标准化快速复制,还要有部品配置标准、成本标准等。兰德咨询将产品标准化体系分为四个层级:产品标准的第一级分为技术标准和开发实施标准;第二层级,如技术标准,又分为设计标准、成本标准、部品标准、质量标准;第三层级,以设计标准为例,包括规划设计标准、建筑设计标准、装修设计标准、景观设计、形象系统设计标准;第四层级,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而应细化的标准,例如滨水产品线的规划设计标准,可进一步细分为南方、北方,以及滨海、滨河、湿地等。所以,设计标准只是产品标准的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所以,产品标准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

有了产品《技术标准》外,还要有《开发实施标准》。《开发实施标准》类似于肯德基开连锁店用的手册。这本“手册”应包括从项目启动到项目后评估全过程,与项目开发所有相关的内容——要使项目总经理“一册在手,目标无忧”。

5、认为产品标准及标准库的建立只是设计部门的事。

产品标准化建设工作是一个企业的战略行为(是继续坚持差异化开发模式,还是走标准化开发之路)。如果走标准化开发之路,除了产品标准化建设工作外,还涉及到管理标准化(其中包括流程标准化)。从产品标准的四个分级可以看出,产品标准化建设工作涉及到产品形成的各个方面。相应地,设计标准要由设计部门负责,成本标准由成本部门负责,部品标准由采购部门负责,质量标准由工程部门负责,开发实施标准由运营管理部门负责——如此,其实与企业的组织系统是相互对应的。只有上升到战略行为,树立研发思维,调动所有相关部门,才能形成企业的产品标准化体系。否则,如果只有设计标准,既有可能形成一堆标准图,而很难应用到项目开发实践中。当然,如果能够建立起产品标准化体系,就能实现标准化产品线的快速复制,进而能从根本上提高开发周转率和杠杆率,最终实现企业产品竞争力和投资回报率的提高。

相关文章阅读—————————————————————————————————
·转型,从调整产品战略开始                              ·房企“新挑战”:处理好产品创新与标准化的关系
·房企产品解决方案——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投资回报率    ·房地产产品线:万科恒大等企业产品系列化标准化揭秘及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