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十二) 坛主:阎崇年 “社稷”是指“国家”
(2008-12-08 10:58:52)
“社稷”是指“国家”
◆李景祥 陈晓云
《明亡清兴六十年》(上)第一讲说明朝的大将袁崇焕“有大功于国家、民族和社稷”(第6页),“为保卫国家、民族、社稷的利益而死”(第7页)。其实,这里“社稷”和“国家”是同义词。
在古汉语中,“国家”是“国”与“家”的合称。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在现代汉语中,“国家”不再分开解释,就指某一领土上的一个政府与人民的共同体。
“社稷”本来指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社,土地神;稷,五谷神。《白虎通义·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土和谷都是人们生存离不了的,所以要祭祀。古代封建王朝建立时必先立祭祀社稷的场所,灭人之国时,也要把那祭社稷的场所给毁掉,所以社稷也就成了国家政权的标志。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中的“社稷”就指国家政权。《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卫社稷”也就是保卫国家。从古至今,以“社稷”为“国家”的例子数不胜数。
既然“社稷”就是指“国家”,那就没必要同时把它们并列使用了。是吧?
1
喜欢
1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