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分子幸福修炼健康休闲武当山文化生活哲学心理学性命双修养生命运学说 |
分类: 杂谈妄论 |
题记:“养生学的内涵就是上床休息”文章提到孟子的一句话:“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因为许诺“疑之者且待以后分解”,特兑现之。
南怀瑾:
“可欲之谓善”,就是心中法喜充满,一心向道,行住坐卧,待人处事,无不合于道,教你丢也丢不掉。
“有诸己之谓信”,“有诸己”的“己”,就是自己;你无为的功夫做得好,自然身心安祥,感觉轻安,“有诸己”,那种知道相应的初步现象到自己的身上来了,这是“之谓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消息,而自己也亲身体会,能够自信自肯。
我们讲,打坐不算什么。打坐是生活一个姿势,没有什么了不起。修道家的、修佛家的,做功夫,有一句话,叫做“工夫还没有上身”,儒家叫做“气质的变化”还太慢。这个“气质”是科学哦,这个“气质”,就是生命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筋骨都没有变化。所以修养到了的,孟子讲“养我浩然之气,而充塞于天地之间”,是真的哦。那不是普通练气功哦。
譬如说,南怀瑾这样的话,你能看懂,不论他怎么“乱”扯,确实能体会他的意思。
功夫一步一步到了,变换了气质了,叫“有诸己”,这个“己”是自己,到身上来,功夫上身。
再深入些,老人博客的文章,几百篇了,老人胡说一统,当然没有南怀瑾说得好,更加乱扯,你也能体会意思。那种“暴烈”——看到文章之后心中的批评、不同观点、不同意乃至气愤、恼怒等逐渐少了,同时,也不是完全同意但“能够自信自肯”,因为“体会意思”“心中法喜充满”,也许还在心中偷着笑呢,“自然身心安祥,感觉轻安”。
不仅仅如此,还能耐着性子,从开始一直看过来,甚至再返回去反复看些文章,但是,逐渐看到的东西多了,文章意,用图意,调侃意,文外意,正反意,乃至联想、比类……心里乐啊,有时候还笑出声来了。
逐渐过度到生活里,听到反对意见、骂声……看到不同做事,甚至亲近的人正走向“深渊”还不听劝……乃至自己正经历波折、痛苦……还有朋友、亲人用些小聪明欺负自己……心里好象很平静,感觉好玩,乃至有收获更多的体验。
有些事情,在世人眼里也许很便宜、很好,也许以前很愿意做,现在不愿意做了;有些事情,在世人眼里也许很吃亏、很不好,也许以前不会做,现在更敢做了。
人们,包括亲人,好象感到琢磨不透你了……如果有缘分遇到明白人,会听到认可,是那种用“信”任、“信”用等描述的人格。同时,也自肯有一种叫做“人格”的东西认识并建立起来了,也许还不能很多人认可。
前一篇:好玩就是善
后一篇:春天里晒晒太阳就是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