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产经/公司老板企业经营管理生活 |
分类: 管理 |
星期六,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老朋友打过来的,他已经是胡润百富榜上近前排的人物了,是上海一家大企业的老板。电话的大意是:星期天我们要开一个高层的会议,是人力资源组织架构方面的,请我列席参加。会议地点在他上海的一座诺大的别墅中。
认识他的时候,颇有民营企业家常见的气势:骄横、武断。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太好。电话中感到还是有那样的一种气势。我有些踌躇,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旦遇到需要我发言的时候,我怎么说呢?说浅了无济于事,说深了难免要得罪老板朋友。
带着忐忑的心情还是参加了这次会议。小车开进别墅区,我的感觉就是这个世界实在太微妙了,据说他这样的别墅不止一座,可全中国、全世界每天要有多少人连饭都吃不上呢!我的司机非常羡慕的叹道:太有钱了!
会议开始了,我说我是列席的,没有发言权只管出耳朵。老板朋友说你是专家你不发言我们怎么决策啊,今天你必须要发言!我被吓了一跳:果然来了,我是逃不掉了,惨啦!接着他先发言,阐述企业做大了,他已经管不过来了,他的工作从现在开始要分给两个副总裁,他要充分的授权。他在黑板上画上了他用两个月时间完成的一个组织架构图,并详细的述说着这个组织架构的内在关系。
听着听着被我听出了漏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思: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两个副总裁相当于两个集团总裁的角色,是两大板块。而集团层面的职能部门很精简,只有四个部门:总裁办、财务部、人事行政部、法务部。而且要求职能部门也要扁平化,各三级部门要直属于总监管,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人要管十几个人的现象。
我不能不说了:这能管得过来吗?老板朋友说能,我以前就是这样管的,比这还要多呢。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天哪!我说你该不是让你的部下都和你一样能干吧?他怔住了,想了想问我,那怎么办呢?扁平化不对吗?我说扁平化没有错,但扁平化的前提是组织的流程也要扁平化。换句话说就是你原来的组织结构都是领导分派任务,所有人的工作都是由上级输入给下级的,扁平化的组织工作不再是由上级输入,而是由相关的职能部门输入的,上级只是在这些部门协调有困难的时候行使权力,这样他管的部门再多也不会有问题。
老板朋友听了若有所思,深深的点了点头。我没有感觉到他以往的那种强势。接下来他的部下开始畅所欲言,讨论的非常投入,我的老板朋友也会频频地点头称是,经常也会否定自己。我有些被他震撼了:眼前的这个人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人吗?!
休会的时候,我与他及他公司的一位副总裁步入别墅的后花园,他告诉我,他正打算把他的一些朋友——郭广昌、马云、陈天桥等也拉进这座别墅区,这样他们的交流就更方便了。于是,我明白了:这些高层面的老板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就是他们进步的源泉吧?士隔一日当刮目相看,我的老板朋友的进步,使我感到老板们的进步当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只有老板们的自我突破,企业才定会有持续发展的希望啊!
我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