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灾降临时我们吃什么: 瑶柱扒瓜脯

(2008-02-03 20:02:55)
标签:

美食

瑶柱扒瓜脯

亲历

1996台风

2008雪灾

灾难

物价

木麻黄

分类: 靡芜可食
DSC07446.JPG

因为是天灾时期,冬瓜皮和囊都不要扔掉,用来煮汤。

另外,不是煮冬瓜就是煮南瓜……

来,我们一起说绕口令:冬瓜好吃,南瓜好吃,那个更好吃?……喂,不要老挑干贝吃!

~~~~~~~~~~~~~~~~~~~~~~~~~~~~~~~~~~~~~~~~~~~~~~~~~~~~~~~~~~~~~~~~~~~~~~~ 
1996年,对我们来说那场灾难比2008年的雪灾更具震撼力。

是台风。没有亲历过的人想象不出,仿佛你想象不出那场印度海啸的惨烈。

 

那时刚好在。上午只是天色微暗,风比往时大了点。临近中午时,所有单位都应该接到政府部门的紧急通知,要疏散所有人员到安全地方。

 

雨一下就豆大地倾泻而来,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在街上,打着一把伞。走了几步,街两边的窗玻璃一下哗啦就碎落下来,原来风已经在城市上空探究着人类的任何缝隙了,没头没脑地钻进来……哗啦哗啦全是玻璃的碎裂声。电线杆子歪斜了,前面的车子停了下来,司机打开车门咒骂什么,但一看空中都是纷飞的伞子,不知道是吃了惊还是欣赏这美景,总之闭了嘴呆立,接着要夺路逃命了。

 

伞要带着人往后飞,用了发排球的力气去控制它,但看来失败了。

最后放了手,任凭它在地上打了一个无奈的滚,就被巨大的风口吸了进去,那里,汇集了很多树叶、塑料袋子、各种人类制造的垃圾、废物,甚至有用的物件……

 

仿佛一个越来越大的黑洞。要把人吸去的力量都有了。

拔腿就跑,终于跑回了家。衣服全湿了,但听到家里像来了一伙恐怖份子,窗玻璃咣咣啷啷地响着,相继碎了,这下好了,和外界全无阻碍了,透过空洞的很多四方格子,看见了外面街道上翻飞着大片的铁片,仿佛要向人的脖子割来……那可是新楼房哩!

 

电话里说,公路上的绿化树齐腰折断,交通中断。家人们(除了妇女老人小孩)全部出动去救灾了。抢修公路,探访渔民……

风雨施虐。那夜,我们的围墙终于轰然倒塌,竖日,大眼瞪小眼,街上人来人往,很多很多四方格子……我们冒死出街扯了防水的塑胶布来装点窗户。

家人某说,那天,一棵树刚好在他的车子前两米倒下,发出沉闷的呻吟。这叫死里逃生。

 

2008年的这几天,我们一直就在谈论那些日子我们吃什么。

绿色蔬菜?几乎没有。

家人某某说,他那时正高中,学校饭堂里天天煮冬瓜汤,炒冬瓜,焖冬瓜……偶尔煮南瓜,偶尔煮马铃薯……但每天都有肥猪肉煮冬瓜,最后,学生们都谈瓜色变。

 

哈哈,有肥猪肉焖冬瓜吃已经很好。想想灾难中没吃没喝的人吧。

是。

 

灾后人们非常安静地忙着清理杂物,如果家人都平安归来,就脸带感恩微笑,谢天谢地了,台风带走了很多东西,但把人最宝贵的生命留下,它已经格外施恩。

 

人类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会有很多同类相助的事情,也有很多趁火打劫的事情。非典时期的醋卖到天价,现在的蔬菜也是天价。我们不能期待有开仓放粮的好事情,但总希望发天灾财的人越少越好。

 

天灾时期我们吃什么?吃煮冬瓜。

 

瑶柱也是干贝,是粤菜里的一道提味食材。一般是煮汤的。配冬瓜,熬汤,汤水有开胃健脾,利尿去湿、清热消暑的作用。最好是连皮带囊,功用显著。(现在是冷得要“消暑”,天灾降临时我们吃什么: <wbr>瑶柱扒瓜脯消心火!)不过“瑶柱扒瓜脯”也是一道名菜。豪华的做法是要备好瑶柱、熟火腿、虾仁、青豆、冬瓜脯、上汤等若干材料的。不过可以简单点做,一样可以很好吃的。

正确做法:
冬瓜脯加入上汤、配味蒸透,取出,放盘内,原汤放入锅中,加瑶柱、火腿丁、虾仁、青豆等烧煮,勾芡,淋于瓜脯表面。

但简单的主要把瑶柱水发好,直接放冬瓜片煮制就可以,一样有“清淡味美,色泽淡雅”的效果。

 

因为是天灾时期,冬瓜皮和囊都不要扔掉,用来煮汤。

另外,不是煮冬瓜就是煮南瓜……

来,我们一起说绕口令:冬瓜好吃,南瓜好吃,那个更好吃?……喂,不要老挑干贝吃!

 

材料:干贝、冬瓜

 

DSC07405.JPG DSC07405.JPG

 

瓜皮瓜囊可以拿来煮汤:

DSC07405.JPG

DSC07405.JPG 

做法:干贝水发,直接和冬瓜焖制。

 

DSC07405.JPG 

 

成品:

 

DSC07405.JPG

 

冬瓜好吃,南瓜好吃,那个更好吃?……

 

DSC07446.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