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厨艺美食东北菜大烟袋排骨炖油豆角东北人杂谈 |
分类: 靡芜可食 |
拣里面的素菜吃。豆角,炖得很软。
第一次吃黑米窝窝儿。说不出的好。黑米的芳香,来自东北遥远的田野。来自不知道哪座山下,哪片田坂里。
一直渴望到真正的东北乡下人家去吃一顿“乱炖”,这伟大的理想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是东北菜里最有趣的一道菜名。不讲章法又最有滋味的一道菜。荤素红绿一锅端了。而且据说香气扑鼻。应该能让我这种在吃食上堕落很深的人的味蕾来一次乡野气息的陶醉罢。
我有一方印章曰“有所不为”,乱炖刚好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了。肉块、丸子、禽鸟蛋、粉条、大白菜、土豆……用大脸盆端上来的,吃得人直打饱嗝,暖乎乎的。
那么,东北菜,确是让人觉得温饱而安详。有说,上海菜属于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派,东北菜相当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派……说得不差,东北汉子一个比一个豪爽大嗓门……会给你一种粗犷有余、精致不足的印象?
但,单看一道“蚂蚁上树”,粉丝柔中带韧,每筷子都带着肉末,不仅饱肚子吃着也香。还有“小鸡炖蘑菇”,一个“小”字很让人遐想,我一直追问,这道菜为什么要叫“小”鸡炖蘑菇?还没找出所以然来。
“身穿绿袍头戴花,到老被人捆又扎。
勒得小脸黄又紫,专和炭火结亲家。”
这应该是关东民间的谜语,谜底就是“烟”,可见东北十大怪之“大姑娘也叼着个大烟袋”是有地域原因的。有朋友说,东北的黑土地上长出的大豆研制出来的豆腐,香。
每到春夏,黑土地上一片翠绿,家家种“关东烟”的烟苗,每到深秋,东北人家的小院里一片金黄,家家在晒烟叶,风中,飘荡着阵阵烟草奇香。
于是,就到了冬天。在东北,冬天的雪很大,很冷。
但有温暖的炕头。
老人们笑眯眯地坐在一起,抽着关东大烟……
姑娘们笑眯眯地坐在一起,抽着关东大烟……
壮年男子都在山里挖参、放排、狩猎去了,严酷的环境里也需要带着大烟……
为什么东北姑娘抽大烟,因为她们是勤劳的,很早就参加劳动了,繁重的劳作需要抽大烟。
南国有相思豆,盛产“莲子”,东北的烟草在民间传说里别名叫“相思草”,这里有一个颇动人的传说。爱情故事。
可见,东北姑娘是温柔和多情的。
说了这么多,当然是有原因的。我喜欢东北菜和东北人。
有一个朋友,是一个江南美人。在饮食上也是堕落的人。但她很喜欢东北菜。如果不用讲面子,想“吃得又营养又好味”,就去吃东北菜吧!因此,我去吃过颇多东北菜。
喝小米粥。东北饭馆里的店伙先给你端上来一大锅小米粥,金黄色的,闪着亮光。
舀起一小勺。入口粗糙,但慢慢放在舌尖咋味,竟也品出甘甜。
每次都尽量点“排骨炖油豆角”。如果没有,我们就换了一家,一直换到有。不为什么。就是喜欢。像吃乡菜般。
拣里面的素菜吃。豆角,炖得很软。
第一次吃黑米窝窝儿。说不出的好。黑米的芳香,来自东北遥远的田野。来自不知道哪座山下,哪片田坂里。
2007年12月22日,冬至的前一天。我们又去吃东北菜了。这家馆子。很不起眼,也没地方停车,美人把车开到巷子深处,才找到位子。然后我们走出巷口来吃饭。其实只是第二次去吃,不熟。但里面的东北婆娘一律长得好,圆头大耳,满脸笑容。在店堂里忙活。
吃了饺子,排骨炖油豆角……正要结账走,一个东北娘子拿了一件外套出来,轻轻地把它放到我手里,温柔地对我说:您上次落下的衣服……
我都忘了自己这件衣服了。一时呆住,竟连话都说不出来。她说:以为您会回来找,结果您一直没来。我们就一直留着,看您会不会再来……
快说谢谢啊。美人提醒说。
谢谢。东北人,东北菜。
吃过东北菜,就是温饱而安详的感觉。
~~~~~~~~~~~~~~~~~~~~~~~~~~~~~~~~~~~~~~~~~~~~~~~~~~~~~~~~~~~~~~~~~~~~~~
地三鲜:
孜然羊肉:
饺子:
酱骨架:
这是?
黑米窝窝头:
蚂蚁上树
小米粥:
另:吸烟有害健康。现在的东北大姑娘已经不抽烟了吧?
再及:所用图片,一幅来自网络,一幅来自博友,特此谢过。如有不妥,即删并表歉意。其余是自己吃过的东北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