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厨艺叫化鸡民间艺术家 |
分类: 靡芜可食 |
这,正应了所有中国人都是拥有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家这一说法。只要他懂吃,他就是艺术家。
那怕,他是一个临夜讨不到吃食,倒在破庙里,饥肠辘辘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乞丐。
~~~~~~~~~~~~~~~~~~~~~~~~~~~~~~~~~~~~~~~~~~~~~~~~~~~~~~~~~~~~~~~~~~~~~~
有人说,吾国的民族宗教感匮乏,艺术气息却很浓郁。
比如某些菜名之所以不同寻常,在于是有典故的。我们用筷子把那些吃食晃晃悠悠地挟起来时,亦挟起了那些典故……
比如酥嫩可口的叫化鸡。在叫化鸡弥漫的香气中,分明还晃动着那位无名的乞丐的身影,因缘际会的,他给后人施舍了一道美味。
这,正应了所有中国人都是拥有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家这一说法。只要他懂吃,他就是艺术家。
那怕,他是一个临夜讨不到吃食,倒在破庙里,饥肠辘辘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乞丐。
常熟乞丐找到一只鸡,在没有家生器物的情形下,用黄泥裹了鸡,树枝干草点燃……随着一窜一窜的火苗,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鸡肉香味。
他在庙前把干泥摔了,鸡毛也被干泥拔掉了,一只热气腾腾的油光闪亮的大白鸡露了出来,香气在庙里飘逸……
后人借用苏州荷叶蒸肉的方法,把鸡去毛,掏了五脏,再把鸡杂、火腿、香肠、香蕈、丁草等放鸡膛内,再在鸡身上涂抹香油,用鲜绿荷叶包了,外边裹上黄泥,在文火上煨四到六小时,如此,煨熟的鸡,肥而不腻,具荷叶特有清香,吃来觉得酥嫩可口。
在中国,美食家不是一个头衔,几乎是一种传统:人人都是美食家。菜根亦香甜,人生何其有趣。
神农氏堪称史前的美食家,尝尽百草,你知道他临死了说了什么话:有毒。
叫化鸡,好香……没毒。
~~~~~~~~~~~~~~~~~~~~~~~~~~~~~~~~~~~~~~~~~~~~~~~~~~~~~~~~~~~~~~~~~~~~~~
正宗的土鸡,三斤。
一:鸡肚子里的配料最重要。沙姜、肉姜、大蒜、冬菇、八角,小茴香剁成碎末,加酱油香油拌匀,往鸡肚子塞满。
二:鸡身抹香油、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