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给老人抚育好吗?
(2008-10-20 12:12:53)
标签:
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教育科学望子成龙兴趣和成才勤奋刻苦读育儿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孩子交给老人抚育好吗?
中耀
一般来说,由于时代不同,老人的知识和思想观念已有些落后,由老人抚育孩子,虽有良好愿望,但效果却未必好。
溺爱是老人带孩子的主要问题,其弊端主要为下面几种:
二是有的老人对孙辈疼爱有加,生怕有什么闪失,只把孩子护在身边……这样带大的孩子胆子小,社交圈子窄,长大进入社会后,难以经风雨见世面;
三是有的老人对孙辈关爱过分,一切包办代替,这样的孩子缺少自己动手能力,见困难就躲,见硬就回,不能经受挫折。遇到问题,更是缺乏应变能力;
四是有的老人对孙辈有求必应,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一律给予满足。这样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一意孤行、甚至不懂尊老爱幼;
五是有的老人对孩子的缺点“护短”,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不一致。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容易形成两面人格,这样的教育必然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教育不当也是老年人带孩子普遍出现的问题,其弊端为:
老年人因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更多的是靠经验来带孩子。比较而言,老年人的知识面较窄,接受的又是几十年前的教育。他们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缺少现代科学育儿理念,不懂科学育儿知识,往往帮倒忙;
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个父母和孩子的血缘关系和思想情感交流问题。曾有对父母常年在外经商,把孩子交给老人,多年后接回孩子,无论生活方式和情感交流方面都存在很大不适和矛盾。后来女孩发生早恋,不服家长管教,终于双方脱离关系。
儿童时期是孩子求知欲强、体力和脑力活动充沛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需要给他们更多的良性刺激。如果把孩子封闭在家庭的小环境里,孩子往往容易养成内向、不爱活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我认为,要想成为“育孙成才”的称职老人,应具备以下素质:
1.老人自身热爱学习,有“望子成龙”的坚定信念并乐于“育孙成才”。
3.性格良好,教育孩子有耐心,不固执偏颇,能寓教于乐的与孩子融洽相处。
4.懂得并重视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以现代的科学育儿理念教育孩子。
5. 热爱劳动,并身体力行的从家务劳动做起,能带领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6. 关心、关爱孩子,但懂得“爱子女当为之计深远”,不纵容溺爱孩子。
7.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办事诚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言传身教”的做好孩子的表率。
8.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能培养孩子整洁、简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广泛的健康情趣。
9.放弃传统的抚育孩子经验,能学习、掌握儿童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并能及时与孩子父母保持交流沟通。
10.喜欢体育运动,能跟孩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并领孩子外出认识大自然。
老人不一定完全具备上述条件,但是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