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多大识字好
(2008-08-22 15:36:12)
标签:
最美丽的观众幼儿多大识字家庭教育孩子早期教育读书成才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有些人认为:孩子上学以后再识字好,一方面对字与事物的联系有了一定的理解;另一方面孩子稍大一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对此见解,我不敢苟同。虽然我也不赞成那种单纯的、一味地、“填鸭式”教孩子识字的方式,但我认为,在注意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尽早教会孩子认识常用字,对促进幼儿智力发育是有好处的。
首先,识字的过程是锻炼幼儿记忆力的过程,根据当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反复给予大脑中主管记忆的脑细胞以良性激刺,这部分脑细胞就会因此而丰富和增强机能。其次,识字也是提高孩子智力的一种手段,孩子认识了一些常用字后,他便会利用它于不自觉中了解许多事物,懂得许多知识。为以后自觉地学习更多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到底幼儿多大开始识字好?根据切身实践,我认为孩子一岁半至两岁左右开始为好。我的孩子只有10个月时,就开始教他识字了。孩子两岁时,已识字一千多个,能顺利阅读低幼读物。孩子性格活泼,善于交谈,勤于动手,爱看书。一般吃饭、喝水、大小便、穿袜、脱裤等都能独自完成。
我认为孩子识字不一定非要等到理解之后,等孩子有了理解能力以后再教孩子识字,实在是太晚了。比如孩子学习语言,一开始孩子并不理解语言的任何含义,孩子最初学母语的过程,完全是靠死记硬背的。而在外国成人看来都极为深奥复杂的“母语”,对幼儿来说,也不过三、五年的时间就为孩子们所熟练地掌握。
相反,如今我们学外语,多是从十岁以后开始。按说孩子这时的理解能力比当初的婴儿可谓强上百倍,而他们花上十几年的时间,也不过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会话,其熟练程度恐怕永远也赶不上婴儿时期死记硬背学会的母语。由此可见,对于小孩,一些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不一定要强调是否理解,而死记硬背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两岁左右的孩子尚不会说完整的句子,但已有了简单的思维和联想。这时可以给孩子看图识字的卡片让他看,孩子出生后本不知道身边的一切东西为何物,可是在家长反复告诉他“电灯、桌子、奶瓶……”之后,他的大脑便会把物品和名称联系起来,当家长再问到电灯、桌子、奶瓶时,虽然他尚不会用语言表达,但他可以用目光或手指向实物。应当说,这时的孩子已经实实在在地掌握了电灯、桌子、奶瓶的具体概念;另一方面,即使我们到一间没有电灯的屋子里,只要大人一提电灯,孩子的头会立即向屋顶看,说明他头脑里已映出他所熟悉的那个电灯的形状……反过来说,孩子看到电灯的实物,他自然也可以联想到他还不会说的“电灯”两个音,那么我们既然可以教他看电灯,为什么不可以教他想电灯、说电灯呢?当然这是没问题的。如果我们通过认识实物再让孩子看图片(实际是实物在书面上的再现),为什么不可以再让孩子认识代表实物的符号呢(即实物在书面上的文字再现)?幼儿既然可以认识实物,知道其名称,肯定也会掌握其符号(文字)的。
还以电灯为例,事实上,当幼儿认识了实物后,再用“电灯”的字块教他认,他也会了解两者间的联系。我对孩子进行这种实验时,虽然孩子还不会发“电灯”的音,但他总能从许多字块中准确地选出“电灯”两个字。而且无法依据实物教孩子那些与具体实物毫无联系的生字时(纯粹抽象的符号),在孩子看来也许是另一种形象,他竟也能认识。所以我说,即使幼儿还不会说话,我们在用实物教他时,也完全可以教他抽象的符号——文字。
从心理学说,孩子思维能力差,应以可见教学为主,但不能因此就排斥其它方式。让孩子早一些接触字、熟悉字、认识一些常用字,显然对他下一步学习有一定好处,愿家长们根据自己孩子的不同特点,更好地有效地利用这段宝贵时间。
当然,教孩子早期识字一定要方法得当,家长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教孩子识字。1、家长不要确定孩子每天认字的数量,识字不是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是为了使孩子早认字、早读书;2、幼儿认字不能强迫,而要“寓教于乐”在游戏中进行。家长要引导孩子,让孩子在快乐的情况下享受认字的乐趣;3、给孩子以鼓励,调动孩子的自身积极性;4、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在游戏、玩耍、户外活动中识字。
欢迎浏览我的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