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随笔:股市被谁迫害至此
有的时候,有些数字,我们是不太愿意仔细统计并且拿出来说事的。因为,毕竟我们在股市里奋战,是需要信心和底气做支撑的。如果某一天,我们发觉,这个股市逼着我们暂时离开,内心里会有多么地慌张和空虚?这种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是我们好歹也要弄清楚,算是死个瞑目吧。
这一切,还得从2005年股改开始说起。据统计,2005年6月6日,两市总市值为9900亿元,尚不足万亿。我们全国居民的总存款呢?已经突破14万亿。用14万亿的资金,去扛动9900亿的股市,供求关系告诉我们,这是十分轻松的事情。可是,随着股改的进行,几乎零成本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开始涌入市场,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庞大国企杀入股市,居民存款的优势便即荡然无存。截止2007年年底,两市总市值达到了32.71万亿,而全国居民存款在2007年约为17万亿。老百姓手上的钱,远远跟不上股市扩容的速度,于是,2007年年底开始到2008年年底的连续大跌,以老百姓之力,是不可能抵抗得住的。
这样子比较或许还有些瑕疵,因为2007年的股指点数是2005年的六倍,很多股票价格更是2005年的数十倍。好吧,我们从2008年的7月份开始说起。当时点位正处于2700点附近,与当前股指点数几乎吻合。我们不妨比较一下,近三年以来,股指没有变动,我们的股市总市值和全国居民存款又是如何变动的呢?据统计,2008年7月底的两市总市值约为16万亿,而目前两市总市值约为28万亿;再对比全国居民存款,2008年7月约为23万亿,而2010年年底约为20万亿,今年有所增多,但估计和2008年持平。可以看出,居民存款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股市平添12万亿的市值,市场如何能好得了?
2008年中国股市全球跌幅第一,远远超过受次债危机影响的美国股市;2010年中国股市全球跌幅第三,仅次于受欧债风波影响的希腊和西班牙。而在2010年,中国股市全球融资额排全球第一,这种数据告诉我们,中国股市走得如此差劲,难道仅仅是偶然吗?不用去扯什么通胀,什么加息提高存准率,那些都是表面功夫。根据笔者统计,今年年初至今,已经发行139只新股,几乎平均每一天就有一只新股发行。这还不止,今年年初至今,已经有160家公司发布了增发预案,预计募集资金4091亿元,是去年同期(836亿元)的近5倍,接近去年全年增发预案中募集资金总额4931亿元。仅仅5月份,就有21家公司有再融资需求,至少要圈走700亿。
股民可以自己掰掰手指,看自己的账户从2005年到现在近六年的时间有多大的变化。能保持不亏,算是相当难得了,大多数人肯定是亏损的。我们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股市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可是,这有丝毫值得我们骄傲的吗?管理层在乎我们的感受吗?如果在乎,那为什么在股市尚未成熟、漏洞黑幕一大堆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创业板等拔苗助长的工具?如果在乎,明知国内几乎所有股民都在反对,那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地推出国际板?因此,股市表面上看是受新股、再融资、国际板等影响股市供求关系所迫害,实际上就是受管理层迫害。我们这一代股民,注定就是若干年后雄伟的证券金塔前的垫脚石,被人踩了,还不会被人记住。
可能会有朋友要说,今天的文辞有些消极。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将事情的真相看得更清楚点而已。知道了真相,在后市的操作中,我们要降低自己的盈利预期,保持谨慎。如果将来继续亏钱,心里早有准备;如果将来能赚到钱,没必要谢领导,要么谢神,要么谢自己。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