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股市融资这笔帐(一)
今天早上看到一则消息,是《上海证券报》的头版头条消息,应该没有人过几天站出来辟谣。笔者也不算造谣生事,顶多算是煽风点火而已。这则消息是:“国资委:未来央企都将成为上市公司”。文中并写到,数据显示,到2010年年底,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中央企业有43家,央企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达336家。
笔者不关心已经上市的央企,因为这些都是过去式了,它们已经用极其廉价的成本,从广大股民手中圈走了大量的资金。我们也不用去计较建设银行之类的央企在上市时贱卖给外国人却高价卖给我们国人,也不用去计较比美孚石油业绩差一半的中国石油圈走了美孚石油两倍的资金,甚至不去讨论曾经一度濒临倒闭的农业银行竟然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IPO,这些都是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木已成舟也好,入土为安也好,说再多也没有意义,我们关键是看看,还有哪些央企尚未上市,如果它们也上市,股市将会遭受多大的蛀蚀和损失。
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目前应该还有如下央企尚未上市(可能不精确,博友可指正):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等等,至少有近二十家央企没有集团上市或是旗下公司上市,抑或有整体上市的可能。
我们以上市不久的中国一重作为标尺,来大概衡量一下这些央企在整体上市的过程中,将会从股市中抽走多少资金。中国一重总股本为65.38亿股,发行价为5.7元,至少圈走市场373亿元(这是实算,因为迟早要全流通。可怜可悲的是,中国一重上市第一年就亏损超过40%。)。那么,如果这些央企实现上市或是整体上市,恐怕至少要从市场圈走万亿以上的资金。原谅我读书的时候数学没学好,所以算不精确,中国股市的一些资金问题也没办法算精确;可喜的是,我语文学得挺好,所以我只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这些央企很庞大,这些央企很生猛。
央企在2009年直接融资1732亿,是2008年的两倍多。这数据统计得是否精确,我们姑且不去计较,我们只知道,这只是开了个头。2010年,16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完成融资,总共募集资金超过3413亿元,其中直接融资2763亿元。另外,2010年银行债市融资约1.3万亿元,这些钱虽然不是出自股市,但最终仍是从老百姓口袋里掏。据统计,2010年总募资金额达到10016.32亿元,已经突破万亿大关,一举超越2007年7985.82亿元的历史纪录。在IPO、增发及配股融资规模上,今年均创出历史新高,分别为4921.31亿元、3656.80亿元和1438.22亿元。这些数据有些乱,笔者很想统计央企自从股市开办以来一共融资多少金额,很抱歉,很遗憾,这些数据根本就找不到,也没法统计,不过,可以从A股总市值看出个大概。截止2010年年底,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26.54万亿,石化双雄、一堆银行、南北车、电力煤炭、机械钢铁这些央企都是斗大一只,按照央企市值占两市总市值40%来算,央企近二十年从市场至少融资10万亿以上。
截止2010年年底,我国全国居民存款约为20万亿,相比于26.54万亿的股市总市值,我们老百姓即使把全部的钱都投入股市,也已经无力支撑。如果央企全部都上市了,其他的一些阿猫阿狗公司也上市,银行和石化还要再融资,那么,我们还能拿什么去购买呢?请问国资委,我们老百姓用血、肾脏、骨髓来买股票,成交么?中国股市的供求关系已经完全由2005年的供不应求颠倒为当前的供过于求,如果老百姓手上的存款不能迅速增长,中国股市凭什么就不是2010年的全球股市倒数第三了?
注:六月冬眠侃股市,有理无理,请一笑置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