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绪访谈之二十——宗绪升对话梁小钧

(2010-06-24 11:33:21)
标签:

书法

尺幅

单字

梁小钧

文化

分类: 老绪记事

宗绪升对话梁小钧

 

 

宗绪升:你何时起学习书法的?

梁小钧:小学,但都是瞎写,真正临帖是从2000年开始。

宗绪升:为什么把书写大字作为自己的追求方向?没觉得自己写大字时有些勉强为之的感觉吗?

梁小钧:这只是你看到的当下状态,并不能说明这就是我艺术追求的方向。一开始肯定会有一点勉强,但我觉得,写大字是拓展笔势和开阔气象的捷径,随着经验的积累,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只有不断地挑战才能不断地超越。

宗绪升:除了探索作品,我好久没同时握几支笔写字了,我知道你常常这么干,你觉得如此操作有何利弊?

梁小钧:呵呵,那是有些时候现场没有大毛笔,抓起一把毛笔就写起来,这样写能够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线型变化,很有意思,但问题却是很难把那些毛笔的笔锋都聚起来去完成那么多运笔动作,有时能使作品形散神聚的确是一种挑战。

宗绪升:你对张旭《古诗四帖》用功很勤,谈谈你学习此帖的体会。

梁小钧:我对很多碑帖都用功很勤的呀,呵呵。张旭草书用笔生辣,线条质感气韵松而不散,中锋和侧锋的转换非常迅疾,线形变化极其丰富,单字结构和通篇章法跌宕起伏,节奏沉着,精神超迈。这些方面学习时都应重点体会。我个人觉得《古诗四帖》是学习狂草的最好入门范本。我在草书方面,本科时用功于《书谱》多一些,这些年准确地说是用功于张旭与《阁帖》,只不过《古诗四帖》大家都很熟悉,难免有点先入为主地给我挂上一个标签。

 

宗绪升:依你的经验,将古帖放大临写时该做怎样的取舍?

梁小钧:把二王一路的书风放大,是非常难的,难不在于放大本身,而是首先在于应不应该或能不能放大。很多人认为二王书风法度精紧成规,笔墨细腻文雅等,是不该放大的。正因为要坚守这一点,当把尺幅写大时,往往精紧与细腻跟不上,艺术性大大缺失,因此很多人就形成二王大字不可为的观念。但随着艺术的当代化,大尺幅展厅效果的需要,大字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审美样式。将古帖放大临写时首先单字空间的松紧要适当夸张,不然结构就会散架,精神气韵也松散了。要证明这一点,你不妨把二王的书法挑几个单字用工程复印放大到四尺甚至更大的尺幅,这时你会发现,其空间的视觉张力要比我们看小尺幅的感觉要夸张、震撼的多。其次,写大字时用笔动作也要适当地减少,因为当字写得很大时,笔锋的运用少了,基本是笔根、笔肚和笔锋同时一起去完成书写,从而很多使转的难度就大大增强,所以一些运笔动作就要适当减少。另外,减少了动作有时反而使作品更加大方,气象更加开阔。这一点在书写大草时尤其明显。

宗绪升:你本科和硕士毕业的展览,我都去看过,谈谈你这两次展览作品的创作心得。

梁小钧:我很早以前就给自己的计划是,先主攻写大字,为的是先把笔势和气象写开,然后再不断地去完善局部。本科时那件八尺四条屏草书写得有点勉强,这次尺幅尽管比那时要大很多,但写起来却得心应手得多。

宗绪升:中国美术学院刚刚结束的这次展览很特别,就书法专业的展览,谈谈你的看法?

梁小钧:基本功都很好。  

宗绪升:你对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育方式不认可的方面是什么?请如实回答。

梁小钧:从临摹过渡到创作的教学过程的理念或方法可能还不够完善,创作实践和理论学习可能有点脱节。

宗绪升:书法应该是不可重复的艺术,但现在很多人的作品都是经过N多遍的书写然后挑选一张,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梁小钧:这个问题有点异议。书法是在一件作品当中不可重复的视觉艺术,但不是说一件作品不能多次书写。一些局部的技术、状态、感觉等都是有一个调整完善的过程的。举最简单的例子,王羲之的《兰亭序》并不是只写了一次,但经典的留传下来的也就一件(摹本),就是这个道理。

宗绪升:我在行草书展览评审现场,看过你一幅对联作品,是不是放大临摹一本集联书上的作品?你如何看待市场上的集字书籍?

梁小钧:不是。集字书籍良莠不齐,出发点在于方便书法创作者,但由于书法是一门视觉艺术,不仅仅是单字的书写方法,还有整体章法的和谐从而体现一种人类的精神和情感,由于图书编辑工作的局限性,集字书最多只能提供单字的书写方法,在整体章法协调上仍需创作者在创作时去理性地加工取舍,切忌生搬硬套。

宗绪升:那次美院全院学生油画大展,你的处女作获大奖,此后还画油画吗?你对自己意外获奖这件事有什么思考?油画专业的师生对你的作品有什么评价?你觉得油画专业的师生该做怎样的思考?

梁小钧:我有计划画油画。这次油画获奖真的很意外,但让我更坚信艺术相通的道理。书法创作应该具有笔墨、点画、单字造型和空间章法等方面的艺术创造性,而不是简单地用毛笔把字写出来。我这次的油画,只是创作工具和画面体裁不同而已,创作手段等其他方面都和书法是差不多的,这应该能说明我的书法实践的核心是站在表达艺术性和艺术精神的层面上的。至于油画专业的师生对我作品的评价,我没有听到过(领完奖我就走了,呵呵),但油画系的教授评委老师们能给我最高奖应该是给我一种很大的鼓励吧。油画专业和书法专业的学生大致相同,基本功很好,但要使得画面具有鲜活的笔触,生动的气韵和极具生命力的艺术精神却是最难的,我们都仍需加倍努力。

宗绪升:如何评价书法网络?

梁小钧:我是书法网络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书法网络信息量巨大,更新也非常快,可以在短期内把大家的审美标准快速提高,还能给大家相对自由的发言空间。但是,可能约束性和规范性还不够完善,有时一些不够负责任或不够理性思考的言论过头了一点,没有任何约束性的自由有时是很可怕的。还有,网络上的人群相对也是年轻人偏多,等等吧。总的来说书法网络优越性非常强但局限性也很大。

宗绪升:如今硕士毕业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梁小钧:还没有想好,再说吧。呵呵。

宗绪升:你好色吗?好到什么程度?(必须回答,但不见报)

梁小钧:我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